沪江

常用的日语文章结构形式

学术小学生 2024-05-20 10:00

常用的日语文章结构形式主要有“三段式”和“四段式”这两种基本类型,一般可以根据所写文章的性质来选择结构形式。“三段式”是指由“序论、本论、结论”这三部分组成的简单、常用的文章结构形式。 而“四段式”则是指由“起承转结”四部分组成的结构形式。下面为大家介绍常用的日语文章结构形式,一起来了解吧。

一、常用的日语文章结构形式

1.三段式结构

三段式结构的文章由序论、本论、结论这三个部分组成,这三部分要完整统一, 像一条线一样把文章的各部分自然顺畅地衔接在一起。 一般论说文、论文等论理性的文章多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所谓序论,就是指开头,即文章的导入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提出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问题要点,或者预先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本论,则是论述的展开部分,也是文章为重要的部分。这部分内容是以各种论据和事例来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或者进一步阐述自己主张的背景及观点, 讨论或批判和自己观点不同的意见。 而结论,顾名思义是指文章的结尾部分。 通过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得出结果,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要注意的是,全文一定要紧紧围绕一个主题,不能脱离主线。 而且,结论的结果一定要和开头的观点相呼应,要做到首尾连贯一致。

另外,所谓“三段式”并非是指整篇文章只有三段,只是说在长篇幅的文章中,全文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 其中作为全文重点的本论部分,往往篇幅较长,由好几个段落组成。 甚至于本论部分还可以再形成“三段式”“四段式”的文章结构。

2.四段式结构

四段式结构主要是指“起承转结”的结构形式,也称为“起承转合”。一般文章和论文的写作,很多都采用这种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其实来源于中国的汉诗绝句结构,所以有的人也把它叫做“绝句法”。

中国的四句绝句汉诗基本都是采用“起承转结”的形式,写作上的“起承转结”的结构形式和汉诗的结构形式完全相同。 即“起”为开头,为导入部分,提出主题。“承”为承接部分,也就是衔接前文,并延伸扩展。 通过说明、补充等来深化文章内容。“转”是指转换,就是一转前面的论述内容,添加新的事实或观点。 表面上似乎脱离了文章主题, 其实是丰富文章内容, 使全文内容更加富于变化。 而“结”即为结尾,就是抓住重点,阐述中心,和开头相呼应,并概括全文。去看看:日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

二、日语文章的结构的概述

标题(タイトル):

文章的主题或内容的简短描述。

对于新闻报道,标题通常包括日期和关键信息。

前言(あらすじ)(可选):

简要介绍文章的主题、目的或背景。

对于长篇小说或复杂话题,前言可能更长,包括人物介绍、背景设定等。

正文(本文):

文章的主体部分,包含详细的内容和信息。

通常分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围绕一个中心思想或主题展开。

段落之间通过过渡句或过渡段连接,以保持文章的连贯性。

结论(結論)(可选):

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或发现。

对于论文或报告,结论部分可能包含对研究结果的解释或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学术文章):

列出在文章中引用的所有文献或资料。

格式通常遵循特定的学术规范,如APA、MLA等。

附录(付録)(可选):

包含与文章主题相关的额外信息或数据。

例如,图表、照片、问卷调查结果等。

后记(あとがき)(可选):

作者对文章的最后感想或补充说明。

常见于小说、散文集等文学作品。

在日语文章中,还有一些特定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值得注意:

主题句(テーマ文):每个段落通常都有一个主题句,明确表达该段落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

接续词(接続詞):用于连接句子或段落,使文章更加流畅和连贯。常见的接续词有「そして」、「また」、「しかし」等。

敬语(敬語):根据读者或听众的身份和地位,适当使用敬语是日本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正式场合或写给尊敬的人的信件中,敬语的使用尤为重要。

省略(省略):日语中经常使用省略来表达简洁和含蓄。例如,在对话中,可能会省略主语或谓语等句子成分。

特别提醒:如果您对日语语言学习感兴趣,想要深入学习,可以了解沪江网校精品课程,量身定制高效实用的个性化学习方案,专属督导全程伴学。扫一扫定制专属课程

以上是为大家介绍的常用的日语文章结构形式,希望可以切实帮助到大家。更多日语学习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沪江网查询。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