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

2008年应试精华2000题试题解析(36)

高教政治编辑部 2007-10-10 10:23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31.真理和谬误是

A.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                     

B.绝对对立的两种认识

C.相比较而存在的两种认识                 

D.不同发展阶段的两种认识

32."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

A.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D.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与谬误的关系、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统一。对立是指,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谬误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二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区分是绝对的,不能混淆的。统一是指,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表现为,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的谬误,在另一种条件下可能会成为正确的认识或结论,或者说,对造成谬误的教训的认识和总结,会成为人们通向真理的阶梯。

在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上,凸现了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都是主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认识。认识条件的改变有可能带来认识性质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真理性的日呢坏死,之所以会在另一条件下转化为谬误,就在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和运用超出了或缩小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认为,真理"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列宁的这一观点说明,对任何真理都应根据具体条件及其变化而加以灵活掌握和运用。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教材链接] 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0页;《大纲解析》第43页。

 

33.《庄子·齐物论》中提到"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句话在真理观上的含义是认为

A.真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性                 

B.真理是绝对的,没有相对性

C.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D.真理是主观的,没有客观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观上错误观点的辨析

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割裂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会犯两种错误,即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真理观的错误在于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们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把已有的理论看成永恒不变的教条。这种绝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观随意的东西。这种相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惟怀疑主义和诡辩论。一般说来,无论是绝对主义真理观还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们都是否认真理客观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题干中这句话是庄子典型的相对主义命题,其含义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样,只承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是非之间没有确定的客观标准,是主观主义的真理观同时也是相对主义的真理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选项。

[教材链接] 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0页;《大纲解析》第42页。

 

34.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是

A.追求价值以追求真理为基础                          

B.追求真理以追求价值为目标

C.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在社会实践中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真理和价值都要通过实践检验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真理和价值的区别表现在:两者的含义或规定不同。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主观同客观的一致;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属性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客观同主观的一致。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真理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原则,价值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原则。

真理与价值又是相互联系的,除了都受实践的检验外,真理和价值还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一般说来,这种调节总是要使价值服从真理,使需要服从于可能。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即追求价值以追求真理为基础,追求真理以追求价值为目标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 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3页;《大纲解析》第45页。

 

35.马克思说,人"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种有用性是物本身所固有的,虽然羊未必想得到,它的‘有用'性之一,是可作人的食物",这说明

A.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

B.现实的价值是否形成以某物的属性为标准

C.主体的需要及需要的程度是某物是否具有价值及其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

D.具有客观需要的现实的主体是价值关系的中心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值的客观性与主体性

价值虽然同人的需要有关,但并不是由人的需要单方面决定的,价值必然有其产生的客观基础。也就是说,价值必须以物质的或精神的现象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同时,人的需要也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受实践水平的制约。

价值在具有客观性的同时又具有主体性,而且这种客观性是同主体性相结合的。价值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客观事物因有某种结构、属性而内在地具有某种满足人的需要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能否变成现实性,即现实的价值能否形成,不以某物自身的属性为基准,而以主体的需要为基准。主体的需要及其需要程度,是某物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因此,具有客观需要的现实的主体是价值关系的中心。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 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2页;《大纲解析》第44页。

订阅收藏《2008政治应试精华》系列文章

36.当原子论被科学所证实之后,道尔顿断言:"物质是最终的、不可再分的单元。"整个19世纪,原子论占了绝对地位。但是1897年电子的发现,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物理学革命。这时,电子的发现者汤姆生在1900年的《元旦献词》中声称:"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电子再不可分了。但随后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又宣告了这一预言的破产。以上这段材料说明了

A.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的具体表现                         

B.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

C.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只能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D.任何科学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指同一客观真理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结的基本属性。绝对真理即真理的绝对性,有两种含义:(1)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区别,都不能被推翻,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2)人类的认识能力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整个物质世界的,这种无限接近客观世界的必然趋势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因此,绝对真理的实质是揭示真理性认识无限发展的必然趋势或趋向。

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指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近似正确的反映。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任何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无限宇宙的一部分、一个层面的正确反映,人类已经实际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人们的认识有待扩展。(2)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对特定对象的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人类已取得的真理性认识的深度总是有限的,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丰富。相对真理的实质在于揭示了人类认识界限的可变性。

任何科学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依赖,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组成部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每一个真理性认识,对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来说,都是相对真理;同时,它又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绝对真理。人们的认识要达到和它所反映的外部客观世界相一致,都有一个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 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9页;《大纲解析》第42页。

 

37.同党的群众路线"群众-领导-群众"相一致的哲学基础是

A.辩证法的"个别-一般-个别"            

B.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实践"

C.辩证法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D.认识论的"认识-实践-认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它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思想。

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认识主要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其次,从群众中来,就是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应该把群众的经验和意见集中起来,形成理论、政策和办法。这大体上相当于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过程。再次,到群众中去,就是把已经形成的理论、政策和办法拿到群众中去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直到群众的实践。这大体相当于将"一般"转化为"个别",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论、政策和办法等得到了检验、丰富和发展。最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就是坚持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并进而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无限认识过程。群众的意见往往是不系统的、分散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是局部的、具体的。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深入听取群众的意见,然后再把群众的意见加以集中、整理,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意见。但是,这种意见还必须返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任务,而需要多次的循环,每进行一次循环就会使认识达到更高一级的水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教材链接] 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7和90页;《大纲解析》第40和66页。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