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

2008年应试精华2000题试题解析(10)

高教政治编辑部 2007-09-18 11:34

哲学部分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一、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物质观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

首先,哲学上讲的物质与日常生活中讲的物质不同,它具有最大的概括性和普遍性,是所有物质形态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的关系:前者是对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的抽象概括,是共性(普遍性),有绝对性;后者则只反映自然界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是个性(特殊性),有相对性,是对前者的丰富和证明。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性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方法论原则和出发点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物质概念的,从而把物质定义与唯物主义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统一起来,彻底地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页;《大纲解析》第10页。

 

2.自然科学的具体物质概念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无论出现怎样的情形,都不可能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惟一特性,这里物质范畴的惟一特性是指

A.普遍性            B.特殊性           C.科学性            D.客观实在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惟一特性指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对一切物质形态本质共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这一概括是列宁在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正确总结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作出的。

列宁首先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揭示了"客观实在性"这一物质概念的最本质的规定。物质是客观实在,那么什么是客观实在呢?客观实在就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客观唯心主义者柏拉图的理念和黑格尔的绝对观念都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但是在他们那里,理念和绝对观念并不是物质。因此,仅把客观实在理解为不是人的意识或独立于人的意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不行的。所谓客观实在,其"实在"是指它一定是实存的,可以为人直接感知或有条件(借助认识世界的仪器,包括延伸感官的仪器和非延伸感官的检测仪器)为人间接感知、描述的东西。"实在"就是"自在之物";其"客观"是指它的产生或存在与意识无关。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页;《大纲解析》第11页。

 

3."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认为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是从各种实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的可感知性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恩格斯的物质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的理论传统,吸收了它们关于物质概念的合理思想,在总结哲学和科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地规定和说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曾经给物质以这样的定义:物质这个概念无非是从各种实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的物质定义主要从本体论上讨论物质;从物质与实物的关系上、从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上说明物质。其一,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对各种具体实物的共性的抽象,而这种抽象的物质没有人能直接看到或体验到,所以恩格斯说:"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其二,物质不是直接的感性存在物,并不等于它不可认识。物质是可以转化为我们能觉察到的"物质"的,即通过研究个别的实物来认识物质,也正是通过研究个别实物,我们才能认识物质。本题的正确答案显然选B。认为"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A选项)和"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D选项),都没有看到物质范畴不是感性存在的东西,混淆了物质范畴和具体实物,是错误的。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因此选项C也是错误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16页;《大纲解析》第10-11页。

 

4.旧唯物主义把哲学上的物质概念等同于自然科学上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物质,是缺乏辩证统一性的物质观。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正确的是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范畴的区别。

物质概念在人类思想史上经历了许多变化,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被赋予不同的地位和不同的解释,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中也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哲学上讲的物质与自然科学上讲的物质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1)两者的区别:第一,反映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从万事万物的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共同性,是一般概念;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物质实体的理论仅揭示出特定的物质形态的结构和特性,是具体的概念。第二,哲学的物质范畴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物质实体的理论具有暂时的和可变的相对性,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或修正。

(2)两者的联系:第一,哲学的物质范畴以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物质实体的理论为基础。第二,哲学的物质范畴又给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物质实体的研究以方法论指导。第三,自然科学对于物质结构、物质实体的新认识、新发现,不断为哲学物质范畴的正确性提供新的证明。

可见,二者的关系也是共性与个性、普遍和特殊的关系。因此答案选B。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16页;《大纲解析》第10-11页。

 

5.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最终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继承和发扬了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总结科学的基础上,把哲学物质观提高到现代水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观变革的突出表现是

A.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                 B.人类实践活动也是物质的一种形态

C.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D.实践是解决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环节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的科学的物质观在哲学上有重大意义。第一,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唯物主义根本立场,有力地批判了唯心主义及其对唯物主义的攻击,有力地捍卫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揭示了物质的可知性,物质可以被人们的感觉所感知、认识,从而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在物质范畴理解上的直观性、机械性和形而上学,从而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观的变革突出地表现在它把人类的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它包含到对物质范畴的理解中去,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首先,它把物质范畴拓展到了社会历史领域,深化了对自然物质的理解,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其次,它把实践作为一个必要的因素包含到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中,从而实现了从物质过程的内部来理解事物发展的辩证法,真正地把物质的客观性及其发展的辩证性统一起来,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其三,它把实践纳入到对物质的理解,人在自己所进行的客观物质活动中内在地认识物质,彻底地解决了物质的可知性问题,实现了唯物主义的本体论与能动反映论的统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页;《大纲解析》第11页。

订阅收藏《2008政治应试精华》系列文章

6.任何一种范畴都是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物质范畴反映的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那么,物质范畴与物质关系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B.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物质范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并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发展。范畴是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作为人类理性思维的形式,范畴是主观的,但是作为事物本质和关系的反映,范畴的内容是客观的。具体到物质范畴,作为范畴的一种,它是主观的,同时物质范畴也是对客观存在的物质的反映,物质范畴的内容是由客观存在的物质决定的。考生要特别注意"物质"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不能一概而论。该题中与"物质范畴"相对的"物质"是指客观存在的各种实物。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16页;《大纲解析》第10-11页。

 

7.由于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形式及结构功能不同,物质形态是无限多样的。因此,对物质和物质形态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

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指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所形成的某种相对稳定的存在形式和状态。由于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形式及结构功能不同,其表现形态是无限多样的和不可穷尽的。在物质世界当中,每一个具体的物质形态都有自己的规定,都有自己的特殊的质,彼此有别,由此形成物质世界的多样性。试题中与"物质形态"相对的"物质"即物质概念。物质概念抽象的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性,即物质是从万事万物中概括抽象出来的,物质存在于物质具体形态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除了具有客观实在性外,还有自身个别属性。可见,物质和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对此,一方面我们不能用物质去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看不到世界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不能用物质的具体形态去代替物质,看不到世界的统一性、物质性。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16页;《大纲解析》第10-11页。

 

8. 德国哲学家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掩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观点

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

A.存在                B.精神                 C.物质               D.实践

1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C.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11否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           C.二元论           D.机械决定论

[命题分析] 这四题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指世界上繁多的事物和现象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性,是说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繁多的事物和现象是在物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是统一的,都是一元论哲学。但究竟统一于什么,在什么基础上统一起来,它们的看法却是根本对立的。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精神、观念是世界的惟一本原,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在精神、观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物质只是精神的派生物和表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世界统一于物质。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未能对物质概念作出科学的规定。

二元论认为世界上有两个不分先后、互不相干、平行存在和发展的本原(物质和精神)。它在说明这两个本原的联系时,把精神说成是惟一具有能动性的力量,从而倒向了唯心主义,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59题)

辩证唯物主义总结了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成果,以各门科学提供的材料为基础,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论证,对世界统一性问题作出了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科学回答:其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其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性;其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运动发展中的统一性。(第57题和第58题)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针对杜林关于世界统一于存在的错误主张提出了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杜林承认世界是统一的,但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他把世界统一性的前提同世界统一性自身混为一谈了。"世界统一于存在"这一提法,含混不清,"存在"这个概念缺乏明确的规定性,既可赋予物质存在的含义,也可赋予精神或神的存在的含义,从而掩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第56题)。8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9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10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11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页;《大纲解析》第11页。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