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至17日三天,能和院里几位同学一起陪同来自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的能源专家全程参与此次中瑞能源效率研讨会,感到非常荣幸,体验学习了很多东西。
14日那天我提前去买了一套正装,正好最近又剪了利落干练的短发,顿时觉得自己成熟了不少。15日下午我们一行人来到机场,一边等待专家们的到来一边有点惴惴不安,不知道自己能否很好地完成此次陪同工作。后来看到老专家们慈祥的面庞,谈笑风生,我们便一同坐上了前往下榻酒店的车,路上一对一地陪同远道而来的专家们。我陪同的是瑞典天然气协会高级顾问Mr. Hans Akesson,一位温文尔雅的老先生。
10月16日,中瑞能源效率研讨会在我校铁道学院国际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瑞典工程科学院和我国能源领域的专家齐聚我校,共商能源效率利用问题。
首先是校党委书记高文兵致辞,他表示,本次会议不仅为与会学者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更能促进我校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议。湖南省副省长何报翔致辞感谢中南大学为湖南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瑞典代表团团长Pro.Bo Normark及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朱高峰院士先后致辞,他们都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欢迎,并表示将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随后举行了研讨报告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等主持。副校长田红旗作了题为《高速铁路机车动力学研究》的报告;冶金学院副院长赵中伟的学术报告《钨冶金工艺的发展》以资源、能源、环境为切入点,向与会者展示了在钨金属冶金领域的科研成果;胡文瑞院士以《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为题,介绍了如何提高天然气开发效率;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Pro.Bo Normark作了题为《The Role of Smart Grid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uropean Energy System》的报告。
今天全天的会议由我院的吴远宁老师、郭薇老师和王昱老师三位老师负责同传工作。由于此次会议内容专业性偏强,更是让我明白作为译员平时需涉猎广泛,需日积月累的知识贮备。对于吴老师的翻译,我记得当时胡文瑞院士作报告时普通话有很重的方言,单是听原语我都有些反应不及,看来我们不仅需要对英语的各种口音有所了解和练习,最好对汉语的各地口音也有所了解,不然如此重要的会议随便提出说因对方口音重而放弃翻译也是不太合适的。另外,还有一位专家报告时一时激动便离开了麦克风,走到讲台中间眉飞色舞地讲了起来,声音便无法传到同传箱。此时,吴老师便及时开口要求工作人员告知演讲者对准麦克风演讲,演讲者也表示了歉意。可见大家对译员的工作也都是比较配合的,今后遇到这种情况不能不知所措,而是应当及时应对。我陪同的Mr. Hans 声音比较小,平时我们交流时我都总忍不住向他靠近以更好地听到他讲话。这次演讲时也是如此,有一两次他也离开了麦,我听到吴老师轻轻说了声“声音太小了”,后来工作人员便又递上了活动麦克风,不过我还是觉得声音挺小的,真是佩服吴老师。不过看起来大家对译者的工作也都比较理解和配合。比如有次郭薇老师翻译有位同学的提问,可能由于学生表达也不是很明白,郭老师等他说完才开始译的,所以时间有些来不及。做演讲的那位女士便说“让我们等一下翻译。等她翻译完我再回答这个问题。”,实在很体贴。这是我第一次听王昱老师做同传,真的是很吃惊,觉得老师做的很棒,语流流畅,语速稳定,声音虽然偏小但是沉稳自信。一般同传工作20分钟左右就要换人,实在是高压工作,老师们却相互配合连做了一天,真是辛苦了。
17日上午我们一行人又陪同外国专家们参观了中联重科成立20周年成果展。中联重科那边自己提供了一位美女翻译,有机会借此参观这家全球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并得到热情接待很是开心。接下来我们和专家们参观了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得到了交通运输学院老师同学的热情接待和讲解。下午根据外宾要求临时更改了行程,去了市中心太平街和橘子洲头让他们更加亲近长沙的日常生活,大家一路畅谈拍照很是开心。Mr.Hans 也多次跟我说我帮了他的大忙,很感谢我们。我们也是很高兴能参加此次活动,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