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

《边城》读后感1000字

2016-10-19 02:46
当一个不屈的小女孩守着两只渡船在闲暇时遥望远方,眼中闪着理想和希望的画面在眼睛里逐渐清晰又逐渐模糊。我开始感叹,悲惨的命运让她不公平的生于一个悲惨的家庭。父母双亡,爷爷年迈,只靠一只渡船为生,然而悲惨的人生并没有对她造成多大的影响。她就像是自然的精灵,大自然赋予了她活泼,乐观而又天真的性格,而那份对生活和未来的希望,仿佛让一切不公和悲惨都变得黯然失色。 翠翠是一个天真无邪的淳朴山村少女,她父母双亡,只和自己的爷爷相依为命,两人靠为公家渡船维持生活。五月端午,翠翠和老船夫去看龙船,偶遇船总顺顺的二儿子二老,两人一见钟情,但出于少女羞涩中的翠翠只把这份感情放在心里,并没有进一步发展,两年后的端阳,两人依然去看龙船,中间遇雨,只好于船总顺顺家避雨,由此知道二老不在家,却也因此认识了顺顺的大儿子天保,天保同时也爱上了翠翠,便向老船夫征询意见,老船夫要大老在马路(媒人提亲)和车路(对歌恋爱)中选一个。于是大老选择走马路,而二老选择了车路夜夜为翠翠唱歌。翠翠年少羞涩,而不肯开口,于是老船夫便犹豫不决。不久大老出船时遇难,顺顺和二老认为此事是因为老船夫犹豫不决造成的,对爷孙心存芥蒂。但二老心中却也爱着翠翠,最终在无奈中离家出走,老船夫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去世,唯留下翠翠一个人独自守着船默默地等待着·····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先生将这么一个善良的童话描写的这么悲伤。先生出生于20世纪初。在当时,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刚在西方虎视眈眈下结束了长达100多年的封建奴役统治,又正处于军阀混战最黑暗的时期,一方面长达千年的封建思想影响;一方面是西方文化的大举入侵,让本来就饱经战火的中华民族雪上加霜,在那动乱的时代,中华大地烽火连天,人民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在经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后,先生毅然选择了湘西这篇淳朴美丽的土地,这些温良率直的人们,用诗一般语言,一片一片的轻声描述着整个民族的悲哀,召唤着我们炎黄子孙本性的良知,正是因为爱得深沉才孕育了这些带着哀思的文字。 我总在想,起名边城,在老先生眼里就这么“遥远”吗?还是先生心灵深处正守护着什么?其实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不都有一座“边城”吗?也许先生那座悲天悯人的城已随历史的洪流沉入那厚重的底色中,而留给我们的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寻我的边城,寻心灵的那份宁静,我想我是会有一座边城的。
相关热点: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