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

2016-10-13 08:50


红楼,梦一场

——读《红楼梦》有感

再品《红楼》,别是一番滋味。
还记得以前读《红楼》,读着那拗口的文字,心中尽是不满与煎熬,可无论自己是多么的不喜欢也别无他法,只好将那厚厚的一本书逐字逐句地吞咽下去。到头来,只为得贾宝玉和林黛玉那凄婉的爱情感到痛惜。一个是良缘奇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了解仅此而已。
可现在再读,领会也已经不再局限于那份爱情之上了,更多的是对书中人物性格命运的思考和反思。
林黛玉,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实话实说,我并不是很喜欢书中的林黛玉一角色。她,人美,诗美,情美,可却偏偏不是我所钟爱的类型。贾宝玉为她的娇弱柔美,楚楚可怜,才华横溢所倾倒。不知为何,宝玉眼中她的柔美在我看来确是过度的娇弱,整日泪眼蹒跚的她更是让我不解,的确,黛玉此世要为宝玉流尽眼泪,可是,为花伤感,为花落泪,不免让我暗叹:古人真是伤感,还有,黛玉这位美人的确是水做的。即使是黛玉,也并不是个完美的角色,从不少地方也可以发现她的猜疑、善妒…也能够理解,毕竟人无完人。
体会了黛玉的无尽温柔,不禁让人想到书中的令一位女主,与黛玉截然不同的风格,同样的是,她的人格魅力也让人无法忽视。
薛宝钗,可叹停机德。书中的薛宝钗,给人的最显著的映像就是为人圆滑,善于处事,即使她有着毫不逊色于林黛玉的美色,可大多数人对她的评价却远远及不上黛玉一分。因为她的封建保守?的确,薛宝钗确实是封建淑女的典型代表,她的过于会为人处事难免会让人对她产生思思反感,可是在那样的封建大家庭中,这难道不是保全自己的最好途径吗?她也只是由于环境的需要。我想大家不理解她应该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吧,她是宝黛爱情中的第三者……可是,薛宝钗她也是女人,她也有追求爱情的权力,只是方法不太对吧。其实,我真的替宝钗感到惋惜,因为生不逢时,她被尘世所淹没了,倘若她是生活在现代,我想成为一名女强人对她来说应该算不上什么大问题吧,打心底里敬佩她,敬佩她在生活的时代能够藏愚守拙,以达到保全自己的目的。
《红楼》中的爱恨纠葛,大概就是因为一人引起的吧,虽然是“罪魁祸首”,可是我无法责怪他,因为他同样是这场梦中的受害者,其受伤程度之深,不亚于其他任何一个人。
贾宝玉,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的心中装载的只有黛玉,即使迫于无奈与宝钗成亲,可他的心由始至终都没有宝钗的立足之地。不知如何断定他的有情还是无情,对黛玉有情,对宝钗无情……他生活在罪恶腐败的贵族环境里,不可避免地沾染着一些贵族公子的恶劣习气和腐朽观念,这些坏的东西和他性格中好的倾向并存着。但随着生活中他所见闻的重大事件给予的刺激和教育,随着他在卷入现实矛盾时精神上所受的挫折和打击,他的思想品格里一些腐朽恶劣的东西就慢慢减少了,清除了,他的叛逆思想性格渐渐坚定了,成熟了。他对待身边的女孩子们的态度,同情和亲爱始终是主导的方面,但在最初也带有一些腐朽、邪恶的成分。秦可卿之死、秦钟之死,林黛玉身世的飘零、身为贵妃的姐姐内心的悲苦,使他开始认识到在男女关系方面尊重与玩弄、纯洁与腐朽、美好真挚与罪恶虚伪的区别,从此他对两性关系逐渐表现出严肃态度,对自己所在的社会表现了深一层的反感。出家,俨然成了他最好的结局。
读完《红楼》,好像做了一场很真实的梦,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到头来只不过是梦一场,一场梦,一场低调而华丽的梦。
不同时期读《红楼》,总是会有不同的领悟和发现,我知道,就目前而言,我对《红楼》的认识仍然很肤浅,很片面,但我相信不同的年龄段总会读出不同的感觉,《红楼》我未读过,而是永远在读,在品味,在思考。
剧终,人散,然而,梦未醒……
相关热点: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