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读后感1500字
2016-10-25 05:00
初次接触《边城》是在高中的那段忙碌日子里,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脸上总是参杂着太多的希冀和忧伤,一如大雨瓢波后的小路,满是泥泞。那时候多么希望可以轻松的微笑下,暂时忘掉学习忘掉高考的压力寻求出路。就在这个寒假回想起曾经的悸动,想起《边城》带给自己的宁静,于是直奔书店买回沈从文先生的作品集,然后就《边城》一篇忍不住一夜看完…… 《边城》应该说给了我们太多美好的憧憬。青翠的山头,倒影连绵的绿水,青砖白瓦吊脚楼,房后的狗尾巴草,轻摇的船桨,单纯的姑娘小翠……仿佛是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字里行间流露出恬静的满足和欢喜。渐渐的融进去不能自拔,彻底沦陷掉。 如今,徜徉在所谓的象牙塔里追逐着自己的梦想,自然也多了一番自由细细回味那些曾经带给自己感动的经典。就这样在这个不平凡的冬天,在这个离校归家后的假期里,再一次的品读沈从文,再一次的感受《边城》。 《边城》是沈先生的代表作,发表于1934年,其实小说中的故事平凡而简单,像清流的溪水一样清澈。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这样一个奇特的家庭:靠摆渡为生的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二人。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傩送,从此心中埋下朦胧的少女情怀。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上翠翠,托人向老船夫求亲。兄弟俩人都爱上翠翠,他们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 我想,《边城》吸引我的第一印象应该是潺潺流水般诗意而成的写作手法吧。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没有丝丝入扣耐人新奇的悬念,更没有华丽敷衍的词藻,只是以简练而又自然,细腻而又散淡的手法深入人物内心深处,全面的剖析人物内心,刻画鲜明的性格,使读者情不自禁的融进人物内心世界。似乎带有乡土气息的味道,每个字符都能散发出清淡艺雅的魅力。世外桃源一样的湘西,近乎不被污染的纯净世界,展现出一种近乎消失了的和谐生态,留给我们无限的憧憬还期盼…… 而后生老爷子将人性美刻画到了极致,这又首先体现在老船夫和翠翠身上。老船夫自甘贫苦而生性达观、洞悉世情而信守天命,翠翠可以说是他生命中唯一的心事。老船夫为人善良,不贪婪,不嫌贫,乐于助人,近乎完美的人性美。翠翠聪明可爱,从小和爷爷一起长大,水灵剔透,让人无心触碰。青山绿水大花狗是她的朋友,从不发火从不动气。随着年龄的增长,翠翠也多了一份心思,多了一份忧愁,对爱情的羞涩和不解增添了她的烦恼。从小时候的学羊叫、学牛叫,到在头上戴小花再到后来有了少女的心事……她和傩送之间的爱情没有山盟海誓,没有骇人之举,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洋溢着含蓄之美。衬托而出的诺送还有天宝,爱情面前的谦虚还爱戴,勾勒出一种无可比及的人性美。头看看身体,不禁叹息,这样的美如今在哪呢? 老船夫永远的离开了翠翠,离开了湘西这片圣灵的土地,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天保离开了,离开在这个青春懵懂的季节里,带着对翠翠无可言语的爱和对弟弟的关心;傩送驾船而去了,心里依旧还有深爱着的小翠,只是多了一份难言的无奈和遗憾……《边城》给了我们一个忧伤的结尾,或许只有这样的不完美才能真正的耐人寻味吧。就像翠翠说的,也许傩送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就会回来……可这样单纯的故事,这样憧憬的爱恋却再也很难找到了…… 如诗的边城,诗意地演绎着人生,诗意地演绎着生活。如果有机会,一定会去湘西看看,看看那些写满牵挂的吊脚楼,看看陪伴翠翠一起长大的那些狗尾巴爱恋……
相关热点: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