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二)
2016-08-23 22:33
平凡,是生活得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渺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界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于平凡,我素来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读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才恍然大悟。 这是一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得意义。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死并老,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是喜剧?悲剧?正剧?也许都有一点。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世界。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孙少平。这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决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我欣赏他的苦难的哲学,钦佩他对劳动认识,羡慕他对生活得理解。 “……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他是已经不仅仅将此看做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对于苦难的学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认识啊?每到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也许这种困难与挫折只有孙少平所遭受的苦难的百分之一,我们可曾有过这样的认识?就算是哪天放学下了场雨,亦或是天气有些闷热而又停了电,我们往往会听到许多的怨天尤人,然而,读懂了“苦难的哲学”那么今后遭受再多的苦难,也能忍受。 一个人的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话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这绝对是书中一条精辟的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理论,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无论什么人,主人公孙少平给我们上了生平最重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人生来时没有差别的,然而经过了不同的境遇和发展之后,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别。宰相刘罗锅在和珅临终前对他说:“其实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设计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想想,自己都是怎样对待劳动的。 读过《平凡的世界》有一种洗尽铅华,尘埃落尽的感觉,奋斗不仅仅是要吃苦,要受罪奋斗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执着,一种在黑夜里呼唤黎明,甚至明知不可为之的勇气和韧劲。
相关热点: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