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

《骆驼祥子》读后感1000字

2017-02-03 14:57

读《骆驼祥子》有感“体面地,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强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这是老舍先生对祥子最后的一段描写,仿佛也正是对他这悲剧一生的总结。
回想祥子的一生,曾经是那样的希翼充实:他坚持三年买上了自己的第一辆车,;曾经是那样的欣慰感人:被大兵抢走车的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倔强的重新开始;曾经是那样的令人惋惜:当他辛勤劳作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后,又以与虎妞畸形的婚姻为代价拉上了自己的车;曾经是那样的可悲可叹:虎妞死于难产而心爱的小福子也命丧黄泉;曾经又是那样的令人唏嘘:一个执着追梦的农民就这样放弃自己,被社会所抛弃。作者也正是让这种种感情互相交织,为我们呈现出祥子一个个完全不同的人生阶段。
读完这篇小说,我陷入了沉思之中,究竟是什么让祥子变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究竟是小福子的死,社会的病态,还是他自己最终的放弃······也许,这只有祥子或是老舍先生才知道。在这里,我不妨大胆猜测一下,也许是因为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吧。二三十年代末的北京,没有今日的繁荣,没有应有的人情味,有的只是日复一日上演的惨绝人寰的悲剧。当时,没钱没权的祥子、人力车夫们、人民们是生活在怎样的一种给水生火热之中啊。祥子没有错,错的是旧中国的黑暗,错的是旧中国冷漠!应有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呢?兢兢业业的祥子在辛辛苦苦拉了那么多次车,勤勤恳恳迈了那么多步之后,难道仅仅只应收获着残缺而又堕落的灵魂吗?请那些“士兵们”“孙侦探们”扪心自问,难道这应是底层劳苦大众所应有的回报吗?
对于那个社会,我们应批判,而对于祥子,我们则应该为他感到无奈,毕竟,他只是“社会病胎里的产儿”。我认为,祥子年轻时的冲劲是我们所应学习和具备的。对我们来说,国家有光明的未来,有民主的统治,我们比他幸运很多,换句话说,我们的命运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少年们,放手一搏吧!这片广阔的土地是为我们开辟而来,而祥子、旧中国,只遗留于历史的角落了。
故事的悲凉发人省醒,作者也以他独特的视角,深入主人公内心,为他呐喊,为他哭诉。他将中国传统的叙事方法融入外国文学的劲舞铺排和心理描写,使祥子成为了当时社会一个悲惨人物的代表。同时,小说中北京方言的运用更是使人倍感亲切,不会使读者觉得疲劳,反而更给人好感,使读者充满了阅读欲。
《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人,反映了一个时代,对比了一种生活。——谢谢,祥子;谢谢,老舍。
周正崟


相关热点: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