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

朝花夕拾读后感结尾

2017-02-10 05:31

朝花夕拾读后感结尾范文一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集回忆录,共由十篇散文组成,鲁迅在这篇散文中比较全的讲述了自己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经历和成长道路。朝花夕拾,这个题目起的特有诗意。在回忆往事中,鲁迅依然不忘抨击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整部作品的基调是平和的,但是平和之中蕴含着愤慨。

童年的鲁迅的生活是充满乐趣的,单说“隐鼠”,是一种很小巧的鼠。算是少年鲁迅的宠物吧,隐鼠之于鲁迅,正如赛尔号之于现代的孩子们吧!百草园带给鲁迅的童年莫大的欢乐。“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到云霄里去了。”可以想象一下,百草园中该是拥有一个多么丰富多彩的世界,“油蛉在那里低唱,蟋蟀们这里弹琴。”给人感觉真的很好的,鲁迅是幸运的,童年可以有这么个好地方来陪伴着他,生活在百草园中,该会收获多少乐趣啊!我想起自己童年时家乡的那片小树林,和伙伴们一起摘枣,一起捉迷藏,跑到这跑到那,很是惬意,只是那片小树林已经不在了,只能在梦中来体验在小树林中的当年的乐趣。

童年的乐趣中也有受到打击的时候,比如《五猖会》中,鲁迅本来是兴高采烈德准备去,他“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这举动被他父亲看到了,于是鲁迅受到的惩罚白女士被他其实并不懂得的看《鉴略》,父亲的做法直接影响了鲁迅看五猖会的热情。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也正慢慢地扼杀孩子的天性,玩是孩子的天性之一,父母应该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玩,享受玩的乐趣。替孩子报各种辅导班的出发点是好的,然而给孩子的童年带来的压抑确是不可估量的。

青年时期的鲁迅留学于日本,学习医术,《朝花夕拾》中提到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藤野先生认真地给他讲解改正经义,并指导他要注意研究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藤野先生关心中国的形势,这与当时日本同学对中国留学生的鄙视形成鲜明的对比。鲁迅忆起藤野先生时那种感激之情洋溢于言辞之中。

《藤野先生》中最刺痛鲁迅的心的是那个电影吧,国民的麻木,日本同学高呼“万岁”的声音,深深地刺痛了鲁迅的神经。或许从这时鲁迅认识到国民的麻木性事医学所不能医治的于是选择弃医从文。

《朝花夕拾》读后感结尾范文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

本应该快乐美丽的童年,因为笼罩在那个封建社会,时不时透出些迂腐的气息,所以鲁迅要骂,骂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从文章表面看,鲁迅似乎都是用了些温情的文字,其实,他把愤怒藏得更深。有人说柔软的舌头是最伤人的武器,也许鲁迅先生正是想达到这个目的吧!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对一个人用了相当多的笔墨,那便是鲁迅的保姆“长妈妈”,她是个需要一分为二看待的人。因为社会的影响,“阿长”保留了许多迂腐的习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还盲目地对“长毛”的故事妄加评论,甚至还踩死了“我”喜爱的隐鼠。因此,“我”对她怀恨在心。看到这,读者在脑子里勾勒出的是一个活脱脱粗俗、守旧的妇女形象。然而,鲁迅对她的印象远不止这些。她有可爱的一面。“阿长”知道“我”喜欢《山海经》,跑了许多路,帮“我”买来了《山海经》。由此,“我”又认为她“有伟大的神力”。在《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鲁迅表达了他对阿长的爱,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阿长安息。 还有几个人物,我对他们的印象也是极深的。一位是范爱农先生,鲁迅一开始对他的印象是不好的。原因是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杀害后,范爱农竟满不在乎。鲁迅对他的看法几乎是渐渐改变的,直至范爱农就义,鲁迅开始变得景仰他了。另一位是衍太太,她在《父亲的卜中出常在“父亲”临终前,她让鲁迅叫父亲,结果让父亲“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痛苦。”后来“父亲”死了,这让“我”觉得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衍太太对别的孩子们“很好”:怂恿他们吃冰,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相关热点: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