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

《三国演义》读后感2000字

2017-01-06 06:43
三国演义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又重温了罗贯中的著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章回体形式出现的长篇小说,也是历史演义
小说的开山之作。从作品体例到题材内容,《三国演义》在中国小说历史上都具
有里程碑的意义。
而这个暑假我对《三国演义》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贤者之死,死的憋屈
魏蜀吴,曹操、刘备、孙权身边有无数的贤者,有惜才之人,也有不服之人,
让人记忆最深的莫过于魏国的郭嘉、司马懿,蜀国的庞统、诸葛亮,吴国的周瑜
、陆逊。当然,也有许多有才之人都不到贤明主公的赏识而投奔他人。
郭嘉,死得最轻的人,仅仅为了曹操,为他献计献策,水土不服,卧病不起,
他也希望曹操可以赢。他死后,曹操很伤心。
而有两个人的死与诸葛亮有关。一个是庞统,一个是周瑜。“伏龙、凤雏,两
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有幸得到了二人,可庞统却心怀妒忌,而乱箭死与落
凤坡,庞统的才智与孔明不分上下,唯独在为主公献计之上,有了不服,尽管种
种迹象预示着他的死亡,他却执意领队前进。
另一位周瑜也是心怀妒忌,一开始就知道诸葛亮的才智,想着除掉,可不是有
用处就技不如人,三气周瑜,留下了一句他的怨念“既生瑜,何生亮?”对啊,
既然周瑜这个智慧之人出现,为什么要有诸葛亮的存在?和孙策一样,英年早逝
,死的心怀怨念,死的憋屈。
寂寞诸葛亮
一直住在南阳,知道自己的才学却隐居山林不愿出门参与纷争。直到徐庶推荐
给刘备,三顾茅庐才让诸葛亮受恩为刘备打天下。
可他还是很寂寞,蜀国的国君为人善良,是一个很好的主公,一篇《出师表》
表达了他内心的感恩、寂寞、无奈。遇到周瑜,知道不会成为自己人,长相俊美
,才华横溢,必定有高傲且容不得别人的想法。诸葛亮明白,一边处事一边拜托
别人不让周瑜知道他过于聪明的智慧。可还是无奈周瑜的嫉恨。他是以刘备第一
,自己利益第二的原则,三气周瑜,让蜀军大获全胜,却让自己失去了一个好对
手。
后来庞统也为刘备做事,同为江湖人向往的伏龙、凤雏,却不似他想的那样明
智,智慧和他自己不分上下,却在为刘备处事时冲动了。看着西方落下一颗星时
,正值七夕,诸葛亮再一次寂寞了。第一次哭了出来,失去了一位友人或者也算
是一位可以和自己拼才智的人。
刘禅继位后,诸葛亮再次寂寞,那位可以让他尽心尽力的明主去世了,只能写
下《出师表》来告诉刘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整个国家由他来撑着,七擒孟
获,一次次挑战了诸葛亮的才智,让他乐意七擒六放。这样,他的内心不再寂寞
,不再仅仅为蜀国打天下。
后来,遇到姜维,他的内心再次兴奋起来,魏国出来一位人才,诸葛亮很开心
:“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
愿足矣。”所以姜维的出现让诸葛亮不再寂寞。
不再寂寞后来呢?想要为蜀夺得天下,可惜寿命已尽,诸葛亮死去,希
望姜维可以接替自己辅佐刘禅。
死了就不再寂寞,诸葛亮耗费了大半心血复兴汉室,最后他一个人还是不够找
到了他可以信任的人,然后放心离去。
有谁比诸葛亮更寂寞呢?
追忆五虎将
从一开始的黄巾贼纷乱,董卓欲称帝时,五虎将就以个人战绩在江湖上赫赫有
名了。关羽、张飞追随刘备,赵云追随公孙瓒,黄忠归属韩玄,马超跟随父亲攻
打曹操。本是不同的人,却被刘备的贤礼所折服,最终归顺于刘备,被刘备封为
“五虎将”。
关羽,至今仍被大家供奉在庙里,“关二爷”这样的尊称,关羽代表的是“忠
”。黄忠也是被关羽的忠所敬佩。“人在曹营心在汉”也是形容他的忠。就是被
困曹营,一听到刘备的消息,过无感斩六将带着甘夫人回去找刘备,多少荣华富
贵都不曾看着眼里,只记得他认定的哥哥。
张飞,凶狠善战,环眼豹头,燕领虎须,声若巨雷,它代表的是“勇”。重情
义却又愚笨,做事完全不看情况,让刘备等人操了不少心。
赵云,用刘备的话说“浑身都是胆”是五虎将里最后去世的,它代表的是“猛
”,自从他被刘备从公孙瓒手中要了过去,他的名字就没有人不知道了。每次出
场时喊上一句“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就退兵不少,长坂坡救阿斗,也表示他对
刘备的忠诚,知道回将去世,他依旧为刘备打天下。
马超,他是“马腾之子”是有羌族人的血统,也是五虎将中最后一个加入的。
他一开始总有一种并不属于“正面人物”的感觉,直到后来归于刘备,他的才能
才被发现,原本就是铲除曹操而起的家,也就名正言顺地和刘备一起用同一目标
打天下。
黄忠,一般出场都用“老将黄忠”一词形容,毕竟他在六十多岁仍能解众多敌
人。
这就是我在暑假中对《三国演义》的一个新的认识。
谢春燕 高二(2)班
相关热点: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