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1200字
2016-12-30 09:48
静静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我心中感慨万千。一位位武将的勃发英姿、一位位谋士的妙算神机依然在我胸膛中翻腾。残暴狡猾的曹操,义薄云天的关羽,机智多谋的孔明,仁义慈悲的刘备……《三国演义》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似乎就浮现在眼前。但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卧龙先生——诸葛亮。
“千古奇谋隆中对策、绝代诡计空城退兵”。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似乎可以概括在这一副对联里。但是在这其中,我最感兴趣的,不是远见卓识的隆中对,亦不是名满天下的八阵图。我认为,最发人深省的还是刘备在白帝城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期间的作为。
就功绩来说,在刘备病死白帝城之后,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完成了许多刘备未了的心愿。在平定南方的几场战役中,最著名的要数“七擒孟获”了。孟获,是为南方民族人民所信服的。因此,诸葛亮就想通过生擒迫使他归顺,从而达到收服南中民心的作用。而事实上,他也做到了。他先后通过驱巨兽、烧藤甲等方法,七擒七纵孟获,真正让他心服口服。这从侧面上也充分体现了孔明过人的聪明与才智。
但是,在这一时期期间,孔明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并且犯了一些军事、人才培养上的错误。先谈军事。他错用马谡守街亭。马谡自幼熟读兵法,好论军计,甚为诸葛亮所器重。但刘备觉得马谡言过其实,临终时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却不以为然,还经常同他谈论兵法,有时通宵达旦。丧失街亭,使诸葛亮的主力侧翼受威胁,整个作战计划遭到破坏,被迫撤军。他之所以是“挥泪”斩马谡,我认为,其原因有二。一是孔明十分欣赏马谡,因此经常同他谈论军法。斩了他,便少自己十分器重赏识的将领。二是一旦斩了马谡,蜀国再无大将可用,整个北伐形势将变得难以揣测。
同时,孔明在用兵上也有失误。“诸葛一生唯谨慎”,用兵谨慎,这是诸葛亮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用兵应以慎为主,以奇为辅。奇正并用,并能建大功。当魏延曾提出自率万人,偷袭潼关,诸葛亮认为此举草率,没有。后邓艾灭蜀,正是用偷袭之策。司马懿在给其弟司马孚来的信中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此话虽有夸大,但也反映了一定的事实。
再看他对人才的培养。诸葛亮辅政后,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这看上去很令人钦佩,但无意中却限制了人才的发展。经如任免一个县官的小事,诸葛亮也要亲自处理;军中“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作为一身系国家安危的重臣,作为一个国家的栋梁砥柱,在许多事情上,他谨慎有余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各种人才的培养、发展,除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等旧将外,虽连年征战,但诸葛亮很少培养出能够独当一面的战将、贤才,后来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由于操劳过度,他最终也是“长使英雄泪满襟”。
综观诸葛亮一生,从27岁出山,火烧赤壁而三分天下,据荆襄,夺汉中,改善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抑制豪强,任贤人、明赏罚、兴屯田,为当时中国西南地区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他已成了“贤相”的代称,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
三国时期既是一个人才倍出的时代,又是一个战乱的时代,多少杰出的英雄为了国家献出了自己的一生,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精神啊!所谓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这些青少年难道不应该向他们学习吗?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使中国成为永远的东方之珠!
相关热点: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