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1000字
2016-12-26 15:45
再次翻开《昆虫记》这本书时,已经不单单像幼时那样,只是单纯地被书的内容所吸引。现在更吸引我的,是从这本书的作者——法布尔身上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辉。 一个人穷其一生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得上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为虫子写出了一本巨著,更不能不说是奇迹。然而你却不曾想到,创造这样奇迹的,竟然是一个从小就为生计所迫,家里穷的叮当响的人。 我从书中了解到,法布尔幼时家庭贫困,不得不离开父母,和祖父母一起生活。小学未读完,他不得不随全家搬到别的地方生活。法布尔的整个中学阶段,因为家庭生计所迫,几度迁居,致使他的学业无法正常进行。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凭着自学,在30岁时考取自然科学学士学位,仅仅才过了一年,他又获得了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但在小时候,法布尔对科学的喜爱却得不到父母及祖父的理解。小法布尔在帮家里人看鸭子时发现美丽的石子,因为好奇心的驱使,他把石子装进口袋里,塞得满满的。然而当他回家时,父母发现的只是孩子那快被石子撑破的口袋。等待这些石子命运的,只是门外的废石堆;法布尔的祖父曾经经历过相当苦难的岁月。但要说祖父曾经和昆虫发生关系的话,那就是他曾经把它一脚踩死。法布尔在书中描写他的祖父时说道:“如果他知道在将来他家里的一个人花费了许多时间去研究那些渺小的、微不足道的昆虫,他会多么吃惊啊!如果他再知道那个疯狂的人正是坐在他旁边的小孙子,他一定会愤怒的给我一巴掌的。” 花了这么多的笔墨来介绍作者,再结合《昆虫记》的内容,便能明白法布尔成功的原因。 法布尔用人性观照虫性,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不时跃然纸上。在其朴素的笔下,一部严肃的学士著作变得如诗、如美文,昆虫的灵性栩栩如生,昆虫世界成了法布尔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不由得让读者叹服书中明晰的哲理、诚挚的道义,从中感悟天地造化的启迪,汲取精神力量。“这个大学者像哲学家一般地去思考,像艺术家一般地去观察,像诗人一般地去感受和表达。”法国戏曲家埃德蒙·罗思丹如是说。 我们中学生缺少的正是这种精神,这种探索科学真知不怕一切困难的求知精神。“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样的话人人会说,可又有多少人真正地去付诸行动呢?如果你没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如何看见母甲虫为了保护幼卵,自己冒着被晒干的危险,紧紧地压着幼卵来抵抗外部的温度?如何知道黄蜂饥饿时竟会无情地蚕食自己的幼卵?如何知道拥有着纤细优雅的姿态、淡绿的体色和轻薄如纱的长翼的螳螂,竟然浑身上下长满锋利的锯齿?如何知道看似体弱幼小的萤火虫的食物竟然是体型比它大上多倍的蜗牛?如何知道处在食物链底端的蟋蟀竟然拥有着媲美人类的高超的建筑技术?如何知道其实大部分的蜘蛛是无毒的,而只是因为少部分有毒的蜘蛛而败坏了名声?……这就是法布尔亲自探索实践带给我们的世界——一个充满着人性的,同样折射着人类真善美假恶丑的昆虫世界。 由此看来,法布尔身上人性的光辉也就不难理解。正是他这种探索真知永不退缩的真正的科学精神,鼓舞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学生迈出探索科学的脚步,领悟科学的真谛。
相关热点: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