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

唠唠巴黎第3期:他们要把死人抬进银行

画画 2015-03-12 15:00

大家好!我是画画。先来介绍一下我的这个节目吧。这个节目依据的素材是Parigramme出版社出版的Je vous écris de Paris。这本书汇集了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书信中关于巴黎的只字片语,其中提到很多法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比如大革命、巴黎公社、德据时期、解放的那段日子等等,同时也不乏描述典型巴黎生活的文字,例如歌剧院、文学沙龙、卢浮宫、咖啡馆等等。这些书信的作者有很多是普通默默无名的人,不过也有一些可是大名鼎鼎哦!莫扎特、司汤达、雨果、福楼拜、佛洛依德、陀思妥也夫斯基、海明威等等等等。如果你对巴黎生活感兴趣,想更多地了解巴黎的历史,那还等什么?

节目形式是这样的,我每期(1-2周一期)会录音其中的一封书信,附加介绍一下寄信人与收信人,包括当时的时代背景,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信的内容。然后出题形式多样,选择题、问答题、填空题、开放题。赚沪元的大好机会,大家一定要竖起耳朵听咯。

今天,我们来聊聊M-O-N-E-Y吧!有没有心跳加速两眼放光捏
上一期节目里的“黑弥撒”(Messe noire)大家是不是还心有余悸呢?那是发生在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的事情,今天我们就顺着时间往下说。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经济学家,名叫John Law。眼尖的童鞋一定发现了,这不是一个法国人的名字。没错,这位兄台实乃苏格兰人也(听说最近苏格兰那圪垯不太太平?那我在这边说苏格兰人的坏话会不会被打?其实吧,我对他的评价都是公开、公平、公正滴~咳咳

那这位苏格兰的经济学家为什么会和法国扯上关系,这之间又发生了怎样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呢?

一切的一切,我们都得先从John Law的个人经历说起。他的父亲是一位银行家,估计也就是因为这个关系,Law从小就受到了金融方面的影响与熏陶。17岁时父亲去世,Law继承了父亲的财产和事业,正值青春期的少年怎么会有心经营事业呢?果不其然,23岁那年,Law与情敌相约单挑,不幸致对方于死地,随后仓皇逃亡阿姆斯特丹。

在欧洲的其他国家,John Law逗留了约20年之久,在这期间,他全身心地学习最先进的金融知识以及银行的运营理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想法。乱入说一句,当时的背景是,从美洲发现并挖掘出的贵金属(金、银)数量越来越少,而西欧即将轰轰烈烈地开展一场工业革命,很差钱啊。基于这一点,Law提出了用纸币(papier-monnaie)代替铸币(monnaie métallique)的主张,原因是纸币比铸币更加容易携带与运输,而且供应量可以由政府控制,不受客观条件的束缚。在他看来,钱只是实现交易的手段与媒介,其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国家的财富来自贸易。在欧洲,Law向各个国家游说他的主张,可惜却没有人采纳。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法国国内发生了一件大事,让John Law看到了曙光。1715年,太阳王路易十四去世,由于少帝尚幼,便由路易十四的侄子奥尔良公爵(Philippe d'Orléans )任摄政王【NO!这不是奥尔良烤鸡翅的鼻祖!】。彼时,太阳王的光辉早已不在,身后留下的只是连年征战所带来的庞大债务,相当于英帝国十年税收收入的总和!

摄政王在John Law的主张中看到了降低公债的希望,便任命Law为财政部长,开始让他大刀阔斧地施展自己的抱负。Law首先建立了私人银行Banque générale(后收归国有,改名皇家银行Banque royale),该银行的作用只是为人们提供把铸币换成纸币的途径。有摄政王的肯定,纸币在法国广受欢迎。

              

John Law                                             摄政王Philippe d'Orléans

1717年,Law取得了在法属殖民地北美路易斯安那的贸易特许权和25年的自由开发权,又接二连三地获得了其它贸易垄断权。接着,他又建立了Compagnie d'Occident ,专门负责北美事务。1719年又通过兼并东印度公司和中国公司成立印度公司(Compagnie perpétuelle des Indes ),垄断了法国所有的欧洲以外的贸易。而这一切垄断权的获得,都为Law所在的公司源源不断地带来超额利润。为了降低国债,Law决定通过印度公司发行股票,购买者如潮,新股申购处经常发生踩踏事故。有说一个驼背把自己出租给投机者当书桌,也狠赚了一笔。Law不断地通过银行发行越来越多的纸币,他坚信:增发银行纸币→换成股票→最终可以抵消国债。

皇家银行当时发行的纸钞

可是泡沫总是要灭的。法国的通货膨胀率一年之内上涨约20%,民众信心出现了动摇,争相要求把手里的纸币换回成贵金属。这时,又从大洋彼岸传来开发失败的不利消息,公司股价暴跌,变得一文不值。John Law在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情形之下仓皇出逃。

这就是法国历史上一次影响范围极大的通货膨胀事件,而今天我们要听的内容就节选自摄政王Philippe d'Orléans的母亲写给她妹妹的一封信,让我们来听听看,太阳王呜呼才不久,儿子摄政就闹出那么大的事,他的母亲是什么想法吧。

其实,捅了这么大的篓子之后,虽说John Law在欧洲流亡致死,他也并不是被整得一平如洗的。他最后死于威尼斯,在当时留下的遗产清单中,人们发现他拥有多达488幅绘画作品,其中不乏拉斐尔、米开朗基罗以及达芬奇这些名家的作品。原来,这位老兄在其生命的最后四年中一直凭借自己高超的赌术在威尼斯过着相当体面的生活,只不过要和他当年在法国叱咤风云、万人景仰相比,才能算是“晚景凄凉”。

虽然说John Law的这次法国之行为他留下很多骂名,可是我们不能否认,现代货币理论中的很多概念正是在这次的泡沫中产生的,他本人也可以被称为法国的金融之父。就连同为苏格兰经济学家的亚当·斯密(Adam Smith)都说:“这个不平凡的计划是以下列两个原则为基础的:国家的富裕在于货币;货币的价值可由人们的同意加以决定。按照这两个原则,他认为如果能够把货币的概念和纸结合在一起,就能够很容易促进国家的富裕,而且能够使政府实现货币所能产生的任何成就。罗氏的计划绝不是卑鄙龌龊的计划,他的确相信他的计划,他自己受自己的骗。”

唠唠巴黎第1期:我笑这疯狂的世界

唠唠巴黎第2期:Voisin的死刑

本内容为沪江法语画画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热点: 法语教学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