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

慈善人士神户华侨奚静红接受沪江日语专访

fayehsiao 2011-03-17 06:00


奚静红,戳我进入她的沪江博客>>)神户华人。因收养资助培养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们到神户学习防灾知识被评为2008年度感动日本关西十大华人(点我回顾该事件)。作为神户大地震幸存者,组织了大量公益事业,曾组织华侨、日本友人捐助,在阪神大地震10周年之际,让遇难中国学生的亲属来到日本出席隆重的追悼仪式。现任神户日本语学院理事长。近日,她接受了沪江日语的独家专访。

在各大媒体都看到了您资助灾区留学生的新闻报道,我们很好奇您是如何想到去帮助陈小林同学去日本留学的?

因为我自己经历过阪神大地震,在这场地震中逃生出来。阪神大地震里有六千多日本人丧生,几十个中国人、十几个留学生、四十多个华侨遇难。经历过地震的人,提起地震内心都会不禁一颤,跟发生在眼前的事情一样历历在目。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5月份我回到上海,上海电视台邀请我做了一档节目《往事》栏目,当时我正好在筹办日本语言学校。我自己也是老留学生,现在年纪也大了,希望可以帮助中国留学生,多给他们一点关爱。看到汶川大地震期间很多普通市民,企业界人士都慷慨解囊,我也在思考,怎样可以从教育的角度来做这个事。最后决定资助两名四川籍的学生到日本来学习跟地震有关的知识,将来报效祖国。如果他们也有这样的想法,我们不收学费,给予全面奖学金。

决定了要资助四川地震灾区学生之后,您是怎么开始做这件慈善事业的,最后怎样认识陈小林呢?

我在电视台这样说了,当然也要这样去做。当年7月份,我和学校的教导主任关口老师一起去了四川汶川,亲眼目睹了坍塌的房屋和校舍。回到日本后和神户大学的教授商量后,觉得“大学生”为比较合适的候选人群。于是乎,我找到复旦大学的党委书记帮忙,他们和复旦的学生会也很重视,帮忙物色人选。之后陈小林便来面试,在上海我和他见面了十几次,他读书很刻苦,还曾自学过日语。只是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最后没有坚持下来。听到这个计划之后,他也非常的高兴可以实现自己的留学梦想。

其中办理留学的过程也十分复杂。日本的入境管理局的政策要求有20万元存款、10万元年收入担保。因为陈小林因为不符合这些条件,第一次遭到了拒签。即使我 们提供证明不收学费,依然没用。我们也很委屈,自己是在做好事,还把这么优秀的学生介绍到了日本,并且2009年9月3日约好和复旦大学、神户教授有一个 活动表达对老师们的感谢和帮助,没想到8月份遭到了拒签。当时真可谓是欲哭无泪。之后入境管理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们的持续努力下以及复旦大学的配合下,半年后第二次才终于获签。

过程虽然复杂,但好在最后顺利搞定。有不少人表扬我说“会这么想的人很多,真正做的却很少”。其实我想,只要是中国人只要有爱国心,大概都会这么做吧!


►您1988年就去到了日本,在中国来说可谓是改革开放后的老一代日本留学生,当时是因为什么样的契机让你想去日本留学的呢?留学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对自己有怎样的帮助?


留学去日本前,我在上海旅游局工作。在50年代,战后的日本和中国都很贫穷,但是为什么日本会发展的这么快?我带着这样的好奇心,决定去日本看一看,顺便学一下日语。我们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届留学生,那时候30多岁、50多岁的同学都有,大家也来自大江南北,广东、福建、上海各地。到了日本后,我大吃一惊,1988年时连上海都没怎么开始发展,发觉两国的差距真的很大,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由我的亲身体会来说,留学当然是一件好事情。我认为在一生中,“学习两种文化的人”肯定要比“只学习一种文化的人”要聪明、生活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因为你可以了解另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政治、经济等等内容。我们是接受中国文化长大的,在学习日本文化之后,便可以从中比较、吸取两种文化的长处,这样你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我刚出国那一阵,日本的经济十分发达,中国还比较落后。二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但在某些方面依然和日本上有一些差距。对此,我们便可取长补短,这样自己才会有进步。不管你生活在中国还是日本,或者是到第三个国家,留学学习新鲜文化的经历对自己都是有益的。

←沪江慈善:点滴爱,汇聚大未来!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