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历年真题热门考点透析
为了帮助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能明确考点、抓住重点,兹对2001~2008年8年间的10套试题中出现的热门考点分门类、按章节进行归类分析,指导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将精力和时间根据考点的分布作合理的分配和有效的使用,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历年考点:
2007年第17题(多项选择题,以下简称"多"):观念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历年考点:
2003年第1题(单项选择题,以下简称"单"):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本章考点评析】本章历年命题的频率不高,仅仅限于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识记,所以考生弄清、熟记基本概念的内涵即可,不必在本章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历年考点:
2008年第2题(单):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相对性。
2007年第1题(单):动与静的辩证关系。
2006年第1题(单):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历年考点:
2008年第1题(单):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
2008年第3题(单):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2006年第17题(多):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2003年第2题(单):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2002年文科第1题(单):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
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历年考点:
2007年第17题(多):意识的本质。
2005年第1题(单):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2002年文科第16题(多)、2002年理科第17题(多):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2002年理科第1题(单):人类世界及其构成。
2001年理科第3题(单):意识的能动作用。
2001年文科第2题(单):意识的起源。
【本章考点评析】本章历年命题的频率比较高,但仍然以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识记为主,而且主要集中在"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和"意识与世界的物质同一性"部分,所以考生的备考重点是弄清、熟记基本概念的内涵及特征,本章一般很少有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