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是发明电影的故乡,所以法看电影直到今天都是法国大众经久不衰的娱乐传统. 在大街上如果看到排长队, 那不是在抢购什么东西, 而是在买电影票入场.尤其是在巴黎, 电影院多如牛毛, 大大小小遍布各个区,繁华地带甚至面对面或者肩并肩. 即便这样也没有一个影院是空的. 除了上午人少一些, 如果晚上不提早去排队,还真常有爆满看不成的可能. 另外在法国看电影也绝不能迟到, 开演十五分钟以后,票房就禁止售票,哪怕你出双倍的钱也甭想进去.这是为了尊重影片的完整性和保护在场观众的利益而制定的规则. 法国电影票价在6到9欧元之间,另外学生,失业者,残疾人和老人都有不等的优惠价。许多大影业集团像高蒙,百代,UGC 和MK2还纷纷实行年卡制。18欧元一个月可以在各区连锁的影院内看任何电影而畅通无阻。法国的电影观众比例高居世界榜首,尽管有它的文化传统,同时与影院名目繁多的促销手段也分不开。如果觉得没有时间享用年卡,您还可以购买多场次价格不等的电影支票,总之对常常看电影的人这些小折扣还是蛮吸引人的。 在法国不仅看电影的人多,而且电影院的故事也不少。
在巴黎,有全欧洲最大的大国王影院[ Grand Rex],三层楼的大影厅可容纳2750位观众。这个影院建于1932年,内部装饰华丽堂皇,以前常是影视名流举行豪华晚会的地点。另外在市中心第七区离拿破仑衣冠冢不远的巴比伦街,还有一座中国式的庙宇影院[Pagode]。这座影院建于1896年,原是一位商界总裁送给自己做演员的新婚妻子的礼物。设计师是当时巴黎鼎鼎大名的亚历山大 马塞尔--小皇宫的设计者。十九世纪正是亚洲建筑风格在欧洲盛行的时期,据说为了建这座真正的庙宇豪宅,每一块石头和雕塑墙饰都是从日本千里迢迢运来的。但是这么贵重而用心良苦的礼物,最终也没有挽留住娇妻的芳心,他们离婚之后,这座庙宇几异其主,最后1931年费加罗报登出了头号新闻,在粉饰着金龙的亚洲式屋檐下,现在装上了配有现代音响设备的大屏幕!庙宇开始了它的新里程。 很快,庙宇影院成了法国新电影艺术运动的场所,许多先锋电影和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的首映式都选在这里。2000年,庙宇影院几经整修后重新与观众见面。在尝试了三年以放映亚洲电影为主的模式后,庙宇影院最终放弃了它的异国情调,选片趋于以取悦大众的欧美片为主体。庙宇影院的中式旧瓶中还是装上了新洋酒。
保护法国的电影产业是法国的国策之一, 法国电影局与各省市地区议会都是电影业的主要官方投资者. 而高蒙, UGC, 百代等电影集团, 电视一台, 二台, 电视频道CANAL+, M6等每年都是法国影片固定的投资制作发行商. 从2005年第一季度的影片排行榜看来,在入场人次最多的的十部影片中, 前四部都是法国影片. 而且本季度法国喜剧片大获全胜. 名列榜首的[IZNOGOUD], 改编于六十年代初刊登在报纸上轰动一时的漫画故事. 排名第二的[轻松空间]Espace détente, 更是2001-2004年在M6频道热播的电视喜剧系列片[ 咖啡摄影机] 的电影版. 两位电视片中的男主角此次从小屏幕走向大银屏, 演绎同一主题的故事, 但却仍然有魅力掳住法国观众的心. 如果说这两部影片还都反映着法国电影观众世俗化的一面, 令电影艺术界不免嗤之以鼻. 那排行第三的影片[ 国王的行程] La marche de l’empereur则得到媒体普遍如潮的好评. 其实,它不是什么历史大片, 也没有庞大的明星阵容, 它展现的只是一群企鹅的生活. 不错, 正是这部电影纪录片, 这群苯头苯脑的企鹅在法国击败了那部同期上映的美国名导马丁 斯科塞斯执机, 大明星雷奥那多主演的酷片[ 飞行家] (排名第五). 你们看, 法国人的欣赏品味还是蛮追求自我, 不轻易随波逐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