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

宝宝第9个月第1周成长特点

宝宝的活动范围增大了,因为宝宝会爬了!除了庆祝之外,妈妈也要特别注意宝宝的安全。还有,别忘了本月要打的预防针哦!

相比上个月宝宝的变化和进步

  出生240天的婴儿体重均值:男孩为9.19±1千克,女孩为8.65±0.97千克。
  身长均值:男孩为72±2.5厘米,女孩为70.6±2.5厘米。
  头围均值:男孩为45.1±1.3厘米,女孩为44.1±1.2厘米。
  胸围均值:男孩为44.8±2厘米,女孩为43±1.9厘米。
  前囟:1×2厘米。
  牙齿0~4颗。
  本月以手膝爬行为重点,学会扶物站起、横行跨步。
  宝宝认识若干玩具名称,会听声取物;认识1~2个身体部位,会按要求指出各部位所在的位置。
  宝宝会用姿势表示语言,除了“谢谢”、“再见”、鼓掌、敬礼外,会学蝴蝶飞、跺脚学兔子跳,会和人亲亲等。
  会配合穿衣,学会伸手穿袖、伸腿入裤腿内。开始学坐便盆,练习自理能力。

运动


此时,宝宝可以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坐起,并且坐得很稳。尽管他仍然不时向前倾,但几乎能用手臂支撑。现在他已经可以随意翻身,一不留神他就会翻动,可由俯卧翻成仰卧位,或由仰卧翻成俯卧位。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让宝宝独处。

此时的宝宝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发育里程碑——爬。刚开始的时候宝宝的爬行有三个阶段,有的宝宝向后倒着爬,有的宝宝原地打转,还有的是匍匐向前,这都是爬行的一个过程。

此时他也许非常喜欢听“唰唰”的翻书声和撕纸声,不论有没有出牙,都会吃小饼干,有咀嚼动作。

爬行

你的宝宝可能已经会匍匐移动(肚子贴着平面来移动身体)、爬行,或蹭着小屁股挪动了——一只手在后、一只脚在前支撑着自己,挪着小屁股向前。

手膝爬行是你宝宝学会的第一个能让自己有效地四处移动的本领。通常,他先学会用手带动自己,然后用手和膝盖把自己支撑起来。他会尝试如何通过挪动膝盖使自己向前、向后移动(“匍匐前进”是一种手膝爬行姿势,爬行时,宝宝靠一条腿向前推,同时用另一侧的胳膊将身体往前拉)。

站立和释放

你的宝宝也许能够拉着家具,让自己站立起来了。事实上,如果让你的宝宝靠沙发站着,他也许已经能够支撑自己了,尽管他可能是因为十分害怕摔倒才站住的。

在这个阶段,一些父母会把他们的宝宝放在学步车里,其实,这并不是个好主意。学步车是不安全的:你的宝宝可能会将学步车当作梯子,去够通常情况下他拿不到的东西,比如发烫的炉子或装着漂白剂的瓶子。另外,学步车剥夺了宝宝在地板上玩耍的机会。在地板上玩耍可以给宝宝机会爬行,拉着东西站起来,扶着家具走,这些可以帮助他学会走路。

安全第一

你的宝宝新学到的这些活动本领,意味着他正走进一段跌跌撞撞的旅途。这是宝宝必经的一个成长阶段,尽管偶尔他会让你紧张得心里咯噔几下,试着用愉快放松的心情观察宝宝探索周围的环境,让他明白自己的能力范围。

克制你与生俱来的要保护宝宝的本能,让他自己成长和学习。但是,要尽一切努力确保一个对宝宝来说安全的家居环境。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从宝宝视野的高度,去发现那些可能会给宝宝带来危险的地方。比如,要确保易破碎的物品不会翻倒下来,把那些不稳当的家具搬到宝宝不会经常去的屋子里。

做一些调整:把拉窗帘和遮阳帘的绳子收到宝宝够不着的地方,给茶几的尖角套上衬垫、给马桶座上装“锁”、将危险的室内盆栽植物移到高处、把会引起中毒的清洁用品和药物锁起来、给电源插座装上盖,如果你家里有楼梯,请在每个楼梯的顶部和底部装上安全门。

关于安全防护,你可以查看这些相关文章:卧室安全、浴室里的安全、防止宝宝坠落。

温馨提示:宝宝本月要打的预防针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要为宝宝接种两次非活的乙脑疫苗。

接种后反应:大多数宝宝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宝宝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少数有发热,一般均在38°C以下。少数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偶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增加。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此类接种反应多见于反复加强注射的对象,尤以7岁以上儿童加强注射较为多见。

还有一次减活的乙脑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接种后反应:注射后一般无反应,少数人局部红肿,偶有发热和过敏性皮疹。

另外,还要接种麻疹疫苗,用于预防麻疹。

和宝宝一起玩

小推车


培养技能:运动能力
游戏玩法:让宝宝俯卧在床上,两肘支撑身体,两手向前平放。
妈妈握住宝宝的两条小腿,轻轻向上抬起成推车状,让宝宝的胸部保持在床面上;
慢慢地放下双腿,还原成预备姿势;
再次轻轻向上抬起宝宝的双腿,成推车状,让宝宝的胸部保持在床面上;
慢慢地放下双腿,还原成俯卧姿势。

请记住,发育指南只是参考,每个宝宝都是独特的

所有的宝宝都是独特的个体,在生长的过程中他们会按照自己的节奏达到每一阶段成长的目标。所以我们的指南只是一个参考的指南,如果对宝宝的发育有任何问题,一定要寻求医生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