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
(1) 基本观点: 认为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二性的。
(2) 历史形态: 主要有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其特点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如水、火、气等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朴素唯物主义坚持的优点是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正确观点,并同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但缺乏科学的根据与论证,具有直观性、猜测性的缺陷。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17世纪、18世纪的英国、法国唯物主义,它是建立在同时代的社会发展和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具有一定科学根据(机械力学)和论证,同时又存在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缺陷: 一是机械性,用机械的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二是形而上学性,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认识和解释世界和事物,而不是把世界和事物理解为历史地发展着的过程;三是不彻底性,不能把对自然界的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领域,坚持的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③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可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存在根源
(1) 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
(2) 唯心主义所以长期存在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①社会根源: 是指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充分局限了人们的认识,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自然、社会、思维的事物和现象。
②阶级根源: 是指统治阶级的有意歪曲或阶级的偏见不能正视世界的本来面目。
③认识论根源: 是指把认识过程的主观化、简单化、直线化、片面化,这是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认识根源。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科技革命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1. 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动作用的表现
(1) 现代科技革命中一系列重大成果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
(2) 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
(3) 现代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引入哲学领域,使哲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发生变革。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科技革命的指导作用的表现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哲学论证。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正确分析和解决现代科技革命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
(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哲学出现了多种思潮与学派,在当代主要存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种对立思潮。
(2) 科学主义思潮的基本主张是以具体的、实证的理性代替传统哲学抽象的、思辨的理性。人本主义思潮的基本主张同科学主义相反,它主张以非理性主义反对科学技术。
(3) 这两种思潮都从不同的角度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但它们当中也含有某些合理的因素值得注意。所以要反对科学主义思潮而要重视科学精神,反对人本主义思潮而要重视人文精神,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