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

考研三宝

2007-08-29 18:19
本文支持点词翻译 Powered by 沪江小D

吾有三宝!愿与人一验,以鉴其利。

一谓之“时间表”:其又可分为“日表”、“周表”、“阶段表”。若得之,则明辨日月,通晓兼程,无不致也。

二谓之“进程表”,又曰“计划内容表”:若得之,则成竹于胸,有的放失,张弛有度,无不克也。

三谓之“日志表”:若务自欺欺人,不出一月,则收获颇丰,拜谢于此。

吾虽卑鄙,以余心力作此书,不敢妄想,望亲试之。若得,吾可了无牵挂,;飞身而去...此世人之幸哉,乐哉!

示例:

[日程表]

7:30~8:30
早餐+早练
1h
8:30~12:30
上午学习工作
4h
12:30~13:45
午餐+资讯
1,15'
13:45~14:15
午间浅度睡眠
30'
14:30~18:30
下午学习工作
4h
18:30~19:30
晚餐+Nap
1h
19:30~22:30
晚上学习工作
3h
22:30~23:30
静静/放松
1h
23:30~7:30
睡眠
8h

[周表] (就考研阶段,只需列出工作日和休息日即可,注意建立危机处理机制处理突发事件)

[阶段表] (理出考研时期自己的各个阶段及其侧重点、任务)

注:“学习工作时间”的具体内容由“计划内容表”提供,其具体安排由个人喜好和阶段性侧重任务来定,每段可以先从“喜好项目”开始,迅速集中注意力后转为“重要计划项目”工作。(请注意每天你的精神最好即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可用来攻坚。普遍是:11:00 和16:00开始)[此表可以告诉你自己,接下来你该去作什么了?注意把此表慢慢培养消化成自己的习惯]

[进程表]

注:把所需完成的计划内容,按照重要性和难易性区分,映射到时间表内。分清楚轻重缓急。给自己“阶段性压力”以转化为“阶段性动力”。运动时的“冲刺原理”不妨引用过来,可以提高执行的效率。[面对目标,要像游泳运动一样,游一游,看一看,再游,再看...]

[日志表]

注:记录每天自己的详细时间安排情况。

时间
事项
内容
耗时
自我评价

7月7日
起床
9:00
9,30'

9:00~9:30
早餐
常规
30'

9:30~12:00
高数
10页
2,30'

-- -- -- -- --
14:30~15:30
阅读
4篇
1h
优良

-- -- -- -- --
20:00~22:30
思考
计划
2,30'

7月8日
休息

7月9日
起床
7:30
8h
优良

-- -- -- -- --

注意“信息挖掘能力”的培养。考研学习过程中很多渠道都可以找到各专家对各项技能的方法和建议,哪个是自己的?需要自己亲自去试去总结。因人而异。

“积极”。我学英语是为了以后能得到老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学数学是因为那是个工具,创新时想东西做事情都需要它;学政治是为了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的环境,思考未来的发展和方向;学专业课嘛,一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前三者是工具+工具+人的素质,而只有专业才是现实的用武之地。于是我每次醒来都很想赶快坐到书桌前去。

其他执行过程中的细节、技巧,比如自己的生活原则、思想控制、精神控制和效率控制,都需要自己在磨练中去继续吸收和总结。


展开剩余
已经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