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 生 须 知
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以教育部下达文件为准):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目录中部分专业备注栏中标有“对大专学历报考的考生另有要求”其要求如下:①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必须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全国联考,简称“MBA”联考。
1、符合(一)中第1、3、4,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大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对于毕业后没有就业或就业时间不符合要求的不允许报考。
3、报考类别为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
(三)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全国联考,简称“法律硕士联考”。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下列13个专业不得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法、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和刑事法)。
三、报名程序:
1、网上报名时间:2006年10月10日—31日。请查阅:公网地址:htpp教育网地址:http//:公布的网上报名时间及相关事宜。
报考我校的考生网报时可选择就近的招生办报名,亦可直接到我校研招办报名。参加法律硕士和工商管理专业的考生必须到省级招办指定的考点报名参加考试。(湘潭大学报名点代码为4302)
考生在网报时必须填写真实信息,否则后果自负。
2、现场确认日期:2006年11月10—14日。
报考人员网上报名后按时间要求到所选报考点确认信息。
确认信息时,⑴考生出示本人身份证,凭网上报名号缴纳报考费并采集个人图像;⑵确认报名数据。
四、考试地点:由考生所选报名点指定。
五、招生规模:拟招收1598名(含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计划外委培和自筹经费研究生)。各专业所列招生规模均含非定向、定向、委培和自筹经费研究生。确切招生规模以教育部下达为准。各专业的招生人数在录取时可视生源情况在校内适当调整。
六、目录中学科名称前有“▼”者,为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学科、专业名称前有“★”者,为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
七、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一至四考试内容,见教育部颁发的考试大纲。
八、根据学校有关文件规定:1、研究生入校后,指导老师可提供一定的科研补助费;2、学校设立了研究生校长奖,奖励品学兼优的研究生(该奖获得者可得到重奖,若毕业留校任教享有一定的科研启动费);3、学校和学院设有其他各种单项奖;4、学校设立了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岗位,可供研究生申请。
九、我校各招生专业均可接受推荐免试研究生。
十、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不分文、理100分)、外国语(100分)、基础课(150分)、专业基础课(150分)共四门;历史学专业考试科目为政治(100分)、外国语(100分)、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100分)共三门。考试时间仍为3小时。跨学科专业报考的本科考生和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报考学科专业的两门主干课程。
十一、我校各学科、专业业务课考试科目的参考书目,我办不负责代购。
热忱欢迎在职人员和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
考生如有事询问,请与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我校有招生简章备索。
我校地址:湖南湘潭市湘潭大学研招办。邮编:411105
电话:(0732)8292051(研招办) 传真:(0732)8292695
联系人:李丽兰 周新林 肖军芳
湘潭大学2007年硕士生招生学科、专业一览表
说明:标有“▼”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标有“★”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
学科门类 代码与名称 | 一级学科代码与名称 | 二级学科(专业)代码与名称 |
01 哲学 | ▼0101 哲学 |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中国哲学 010103外国哲学 010104逻辑学 010108科学技术哲学 |
02 经济学 | ▼0201 理论经济学 | ★020101政治经济学 020103经济史 020104西方经济学 020105世界经济 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0202 应用经济学 | 020201国民经济学 020202区域经济学 020204金融学(含:保险学) 020205产业经济学 020206国际贸易学 020209数量经济学 | |
03 法学
| ▼0301 法学 | 030101法学理论 ★030102法律史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4刑法学 030105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学) ★030106诉讼法学 030107经济法学 030109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
0302 政治学 | ★030204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207国际关系 | |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 |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 |
05 文学 |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 050101文艺学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3汉语语言文字学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050205日语语言文学 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
0503 新闻传播学(授予权待下次确认)
|
050301新闻学 050302传播学
| |
06 历史学 | 0601 历史学 | 060105专门史 060106中国古代史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060108世界史 |
07 理学
| ▼0701 数学 | 070101基础数学 ★070102计算数学 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70104应用数学 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 |
▼0702 物理学 | 070201理论物理 070203原子与分子物理 ★070205凝聚态物理 | |
▼0703 化学 | 070301无机化学 070302分析化学 ★070303有机化学 070304物理化学 ★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
08工学
08工学
| 0801 力学 | ★080101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080102固体力学 |
▼0802 机械工程 |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 |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2材料学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 |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080706化工过程机械 | |
0808 电气工程 | 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 080901物理电子学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 |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 |
0814 土木工程 | 081402结构工程 | |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 ★081701化学工程 081702化学工艺 081703生物化工 081704应用化学 081705工业催化 | |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授予权待下次确认) | 083001环境科学 083002环境工程 | |
12 管理学
|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不设二级学科 |
▼1202 工商管理 | 120201会计学 120202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0203旅游管理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 | |
▼1204 公共管理 | ★120401行政管理 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 120404社会保障 | |
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授予权待下次确认) | 120501图书馆学 120502情报学 120503档案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