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

日本风物:秋分之锻刀(上篇)

will 2014-01-22 06:00

秋日萧瑟,些许清凉,却也感舒适。空气中弥漫着血色的气息,黑烟笼罩在上空,忽闻一阵疾风大作,一个黑影从身后冲上前来,说时迟,那时快,就在电光石火之间,“叮咣”刀剑之声不绝于耳,陡然响起一声惊心动魄的号叫,此后便一切归于寂静,残菊殒落一地,随风被一同卷起。

山田洋次镜头中《武士の一分》比黑泽明电影中的《七人の侍》更多了份人情味,不仅是打杀的执行者。作为冷兵器时代的产物,古来刀就意味着英姿飒爽美的力量,从艺术角度受到高度评价的同时,也是威严与血统的象征,因而受到尊崇。武家权威的彰显,更是上升为“武士之魂”的精神高度。

日本秋季也有赏菊的习俗,菊花也被称作“花之隐逸者也”,隐是化动为静,是坚守气节与保持尊严,也是对人生重新进行考量。远尘嚣是归回自然的外宇宙,居田园是审度心灵的内宇宙,这样的精神为武士所钟爱,除了武技,对内心的磨练才能使自己更强大,无所畏惧,越接近于道,越发现真我。赏菊和佩刀都是古人之好,菊是日本皇室的家纹,刀是武家的象征,菊花与刀千丝万缕的联系,升成了《菊花与刀》对日本民族最生动的写照:“好战而祥和,黩武而好美,傲慢而尚礼,呆板而善变,驯服而倔强,忠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保守而喜新”,一切阴阳矛盾都在最高程度上表现出来。

武士和(samurai)本是两个官职,却常被混淆。侍是六位以下的贵族官职,甚至包含文官在内,主要服侍要员大将。而武士则是以武艺为职业的贵族,嫡系长子代代世袭。平安时期身份高的贵族,把随从中地位较高的武士也称为侍,“侍”便慢慢变成了“武士”的别称。武士把自己独自的理念和思想称作“武士道”,秉持“自己的行动与责任则要拼命执行”,“一旦失败也应保有舍命的觉悟”等异例于世界的价值观。日本刀也随着这一思想与战斗方式,运用手段的演变,经历了镰仓、南北朝、室町、安土桃山、江户、幕府时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日本刀依据外形尺寸,可分“直刀,太刀,刀,协指,短刀,剑,薙刀,枪”等。武士身上除了佩戴太刀外,还有一把短刀,太刀用以御敌,而另一把则是失败时“切腹”舍命取责之用。

三池崇史的新片《一命》讲述了一个武士之家的故事

我们好奇日本刀中藏着怎样的玄机,又有着什么文化,散发着魅力吸引我们去揭开谜底。通常言及的日本刀一般指太刀,我们就来说说太刀的魅力,看看太刀是怎样锻冶出来,了解至今是否还有锻刀的刀匠。

太刀最早出现在平安时代中期,从适合刺杀的直刀演变而来,平安时代战事多为马上作战,太刀相对直刀弯曲,适宜骑马挥斩因而得以发展。一般太刀指刀刃长度在2尺(约60厘米)以上,刀身较弯,并佩戴在腰身以下的日本刀。依据长度还可细分,未满3尺(约90厘米)长度的“太刀”;也叫做“野太刀”长度超过90厘米的“大太刀”;和还不到2尺(约60厘米)长的“小太刀”。还有一种与太刀相似的日本刀,通常是指室町时代以后打制的“打刀”,可是怎样区分鉴别呢?其实很简单,刀刃向上,并且佩戴在左腰时,铭刻于刀刃上的文字朝向外时,就是打刀。幕府末期,也曾出现过受到中国青江派刀匠锻冶的影响,铭刻向内的仅属个例。

日本刀作为铁器,在锻造技术上形成了相当高的水平,因时代,流派以及个人都有所不同,从炼钢,打刀,到抛光,至研磨由不同的手工匠人分工合作完成。

图片来自法华三郎信房

锻造的原料铁块是从狭义的铁,钢,铣中提炼被称作鉧的金属块,其中采用日本独有的低温炼钢法,能够所得品质较纯的钢,叫做“和钢”也称“玉钢”,但钢质较硬,不易打造,这反倒是优质刀具的保障。

刀匠要把零散的“玉钢”加热锻打至5mm厚度,使用“水减”工艺,淬火控制钢材中的碳含量,切割成2~2.5cm的四方,从中再优选出3~4kg才成为制刀的材料。随后将这些小块叠落锻打,捶打开后再叠起来,不断重复,这个“积沸”的过程,就是让钢材有如和面,整个过程中充分沸热起来,以此排除其中的硫,碳等杂质,使钢材弹性,韧性均匀,融为一体。经过约15次的锻造,前半程“下锻”后半程“上锻”后,不断反复折叠锻造的钢材可以厚达33000层,这是$太刀之所以强韧的理由之一。

法华三郎信房制刀过程图

刀匠为追求“不折,不弯,易切”的原则,会把不同碳含量的钢材组合使用,这种技法称作“造”。“易切,不弯”钢材则须坚硬,相反,“不折”钢材需要柔软,解决这个矛盾的便是用含碳量高而硬的“皮铁”包裹含碳量低且较软的“心铁”,这是太刀的一大特征。将组合好的钢材捶打成长条形叫做“素延”,之后用小锤把刀身敲打成三角形,成为太刀的雏形。使用耐火性粘土与木炭细粉,磨刀石细粉混合制成烧刃土。依据不同刃文,用烧忍土进行包封,需要烧制的刃的部分用土较薄,其他可厚些。约800度烧制后迅速进行冷却,刀身呈现自然弯曲,刀面也会出现晶体花纹图案,这成为鉴赏太刀品质的依据。最后烧制完成后,确认刀身有无瑕疵,调整刀弯程度,留出镶嵌刀柄刀锷时的钉孔,并铭刻刀匠的名字。

日本民族的阴阳矛盾也在太刀上表现出来,满足多重矛盾的同时,刀匠的苦心也随之铭刻其中,今日不再是武器的太刀,飒爽容姿的忠实承袭传统制作工艺,成为传统工艺品中的翘楚。

本文转载自VOICER官网,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日本风物系列文章赏析>>>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