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

日本风物:夏至之香物(温故篇)

_will 2012-07-26 06:15

夏至,日光直射北回归线,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名“夏至”,蝉始鸣,半夏生。夏至后进入一年中最为炎热的“三伏”天。

说起日本,能想到什么?除了“一衣带水”的邻邦,战争的阴影,现代电器,动漫游戏,Jpop⋯⋯除了这些近代给予我们的影响之外,既熟悉又陌生的邻居,同样有着悠久历史。让我们随四季的变化一起踏上旅程,展开对日本传统工艺的温故,感受日本的风物诗。从而知新,了解现代日本的光阴故事。通过了解带来理解,更希望借此浅显的旅行,认知我们自己的未来。

推古天皇三年(595)4月的一天,淡路岛有香木漂浮,岛人不知是何物,焚后芬芳异常,随后向朝廷进献,经圣德太子鉴定,实为沉香木。借此,贵族间关于香木的知识以及与香物接触的机会渐增,但是在民间还鲜有普及。这段“历史”被『日本书纪』所记载,还有一说是随中国佛教的传入,佛教仪式上使用的香也随之被带来。但似乎,日本人更喜欢颇具传奇色彩的淡路浮香的故事⋯⋯

上等的香木靠近鼻子”闻香”鉴赏,广义来说是树木采集的香料,沉香和白檀便属此类

奈良时代(710-794)年间,鉴真和尚访日,随同带有大量的香料和医药品,同时,炼香技术也一并传入日本。于此之前,香物皆为供香(直接焚烧的方法),炼香的传入,使用间接的加热方式扩展了日本的香物使用方法。

隋唐时期的香文化宗教色彩浓厚,直接移植于日本的较多。其中,正仓院(奈良,平安时代各官厅寺院的贵重物品设置的保管场所,现今成为国宝保存馆舍)里保存至今的调和香“ebikou”被用来熏香经卷、衣物,有防虫、加香的效果,成为生活中的实用品。炼香的传入成为日本香文化的基,平安时代的础,从此花开不败。

                 《源氏物语》启发而来的“源氏香”

平安时代(794–1185)逐渐同宗教分离,王公贵族间作为生活趣味,形成花蕾。在端午时节相互赠与的香囊中,药香便被放于其中。香文化在这时期逐渐昌盛,贵族间六种依主题分类的香物尤其普及。『尺素往来』中记载了这六个主题的配方:“沉香,丁子,贝香,熏陆,白檀,麝香,合之而捣,加乳香成黑方;加詹唐为梅花;加甘松变荷花;加藿香于菊花;加郁金成呈落叶;加零陵曰侍从。”黑方,梅花,荷花,菊花,落叶,侍从。

主题即使相同香味的背景、趣味及调和的手法也会使香物因人而异。自己调香,专为自己设计独有的香物、屋房、衣物等被熏后,成为无论何处都易被辨识的个人符号,比今日之logo似乎更有渗透意味。秘制调和法也因各家,个人不同,成为社交教养的一部分。『源氏物语』「梅枝卷」中记载,光源氏与家眷举行竞香活动,彼此展示各家调制的秘香,熏香的气味弥漫于空气中,再伴以曼妙乐音,愉悦沉醉之情溢于言表。虽时期迥异,但在日本电影『大奥』中可遇见,贵族间斗香的画面,一脉相承自大唐贵族间流行的“斗香会”。

平安时代末期,武士势力逐渐抬头,香文化也逐渐从香木的熏香让位于沉香。比起优美恬静的熏香,清爽沉静的沉香更受武家青睐。这是由于战前,高腾的兴奋气氛,因沉香的香气更能获得冷静镇定的效果,香物的精神面得以施展。

                                香道具

经济繁盛贸易往来,促进了各地流通的发达,各地多种的香木也变得容易买到,良质的“伽罗”概念逐渐萌生,权利者大量的收集香木,慢慢品味生成品位。中文中“闻”是嗅觉的感官,但日文里“闻”是问听的综合,因此侧耳倾听,用心领会,并理解,这个过程延伸了品位。权利者收集的膨大的香木量,分门别类就迫在眉睫,采“六国五味”分类法,逐步确立了香道的发展。当时六个良质香木的产地,伽罗(梵语黑色,今东南亚、越南一带),辛、甘、酸、苦、咸五味,并同香物用具,闻香方式,确立了样式,由此日本的香道确立。

                     江户时代的香道具

进入江户时代(1603–1868)政治安定,经济繁荣,高级香料的使用向一般社会普及,也往武士、町家等广阔的阶层渗透。在上流社会中,以男士为中心,香道成为教养教育必修的科目。随着普及,香道中组香的制作以及相应道具的制作繁华竞盛。七夕香、源氏香、竞马香等带有时代印记,视觉化的品类也依次诞生。16世纪后期,线香还依然从中国进口,到17、18世纪初,随着日本国产化的进行,逐步向一般家庭普及,甚至成为身边最亲近的熏香制品,直至今日这种线香制造方式都未曾改变。

本文转载自VOICER官网,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日本风物系列文章赏析>>

相关热点: 日本文化 人间失格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