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

【留学心理】你是否也有跨文化压力症?

2010-02-03 11:12
本文支持点词翻译 Powered by 沪江小D

三种摩擦导致文化压力症

“我在国内读本科的时候成绩很好,但留学后周围的同学都比自己优秀,我感觉压力很大,情绪很低落。”在日本京都大学读硕士的毕海林告诉笔者。

“这是典型的学业摩擦带来的心理问题,出国前的出色和留学后的平凡形成了强烈的落差,导致留学生在心理上不能适应。”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徐光兴告诉笔者,“学业摩擦还来源于自己学习的专业没有预想得好,以及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导师的关系。”

除了学业摩擦,生活摩擦和语言文化的摩擦也会让留学生产生心理不适。黄晓琳现就读于清华大学新闻系,她15岁时去澳大利亚读高中。高中3年,她住在全封闭的寄宿学校里。年龄小、语言不通,又害怕被人欺负,所以她基本上不与周围同学交流。“大部分时间我都是一个人度过的,我的性格内向大概和这有关系。现在回想起来有些后悔,没能好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2009年夏天,黄晓琳又去了澳大利亚,“我以前从来没觉得澳大利亚是如此美丽,留学那会儿我只想着赶快逃离那个地方。”

学业摩擦、语言文化摩擦、生活摩擦带来的留学生心理上的种种不适应被心理学专家称为“跨文化压力症”。徐光兴教授说:“跨文化压力症不仅仅产生于留学生中间,一些出国打工的人、有跨国婚姻的人也会有跨文化压力症。”

五大心理疾患值得警惕

徐光兴教授告诉笔者,跨文化压力症可能会导致一些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强迫症、忧郁症、被害妄想症、压力症和自我封闭症。这些症状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学子们要及早发现心理问题的迹象,尽快疏解压力。

症状一:强迫症。这是比较常见的心理症状之一。表现为不断地洗手,不断地检查,如出门时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寄信时反复检查信中的内容,看是否写错了字等等。

症状二:忧郁症。忧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长期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症状三:被害妄想症。患者往往处于恐惧状态,感觉被人议论、诬陷、遭人暗算等。

症状四:压力症。压力症由压力过大引起,表现为焦虑、睡眠不好、食欲不振、头昏。

症状五:自我封闭症。主要表现为害怕与外界交流,把自己关在宿舍里,不与人打交道,就是自我封闭症的一种表现。

当留学生长期出现上述某些症状时要及时寻求帮助,应及时就医。如果排解不当,可能会导致过激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