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

【留澳侃谈】澳大利亚,哥把青春献给你

greatbeyond4 2009-12-23 10:01
本文支持点词翻译 Powered by 沪江小D

美丽的澳大利亚,富饶的澳大利亚,三年前的今天,哥的签证下来了,终于可以留学澳大利亚了。虽然说不至于激动得流下喜悦的眼泪,但也说得上高兴万分。两年来学英语,练口语,考雅思,申学校,申签证,做保证金,提防使馆电调,这些努力都没有白费,别人都在考研,哥在魔兽;别人都在找工作的时候,哥在旅游,哥冒了这么多的险,死了这么多的脑细胞,终于换来了一纸签证,一纸通往南方新大陆的通行证。23岁的哥,准备远行……

哥匆匆忙忙的上了飞往澳洲的飞机,没有拥抱,没有流泪,甚至没有说再见。年轻的哥就这么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澳洲的生活是艰辛的,哥从零下10度的北半球突然空降到了0上40度的南半球,初来乍到的哥一个人走在阿德莱德陌生的大街上,拿着地图,多亏了那位好心的拉美裔鬼佬的指路,我才找到了唐人街。接下来的日子,我便开始三点一线的生活,学校,家,唐人街:学习,睡觉,打工,曾几何时,哥也奋不顾身的打着8块钱的工:扫地,拖地,倒垃圾,撕纸箱子,操作机器,步行3个小时发传单……曾几何时,哥也津津有味的连续吃了一个星期的炒青菜+罐头鱼……来澳后的半年,是充实的半年,是充满希望的半年,是忙碌的半年,哥曾拿着30份简历,挨个餐馆上门找工作,哥曾因为买到了辆二手自行车告别步行时代而高兴得上课迟到,哥也曾因为在垃圾堆旁撕纸箱捡到店家误扔的一箱冷冻鱿鱼而雀跃,哥还曾为第一次成功修补了自行车胎而欣喜万分……

接下来的半年是更加忙碌的,有了自行车的哥在阿德莱德的活动半径更大了,可以到更远的地方打工,也可以同时打多份工:哥在这个半年,同时做着三份餐馆工,每小时已经拿到了15块钱,每周十五个小时的打工时间,一进到家门,就累得连厕所都懒的上……夏日的南澳,餐馆油锅前65度的高温,哥也忍了,用手掏因倒剩菜饭堵塞的下水道哥也认了,哥也曾因为可在在打扫厕所的时候坐在马桶上小憩一会儿而欣慰……炎热的2008年元旦,我打完工,挂着汗,推着自行车走过Rundle Mall,看着欢呼的人群,哥第一次感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乏味,哥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在大千世界中什么都不是,只是个P。

哦哦哦转眼间那么快,这一个笨小孩,又到了2008年。偶然的机会,在澳洲的我,遇到了一些人,我在遇见这些人的同时,慢慢地疏远了之前的一些人,但就是这些人,不经意间改变了我的人生路程,首先感谢一下上海的胖Neo同学,没他我也不会去考虑考CFA,我甚至也不知道如何报名,也许浑浑噩噩的也许早就海归了……其次再感谢一下上海的Regan同学,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就只能用英语说:“if I did not meet him, I will never be interested in finance and investment, and I may not find what I am good at and what I will choose to do for my life”,这个半年,哥辞去了所有的工作,哥学金融,哥考CFA,哥立志投身于金融行业,哥走上了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2008年下半年,哥要毕业了,金融危机也开始了,昨天雷曼倒了,今天通用破产了,明天房地美完了,哥要申移民了,移民政策也收紧了,哥要工作了,澳元也贬值了……哥很烦恼,很无助,眼看着滚滚红尘,逝者如斯,哥却在这里迷失了方向,哥觉得有必要找找实习工作了,哥开始投简历,无消息,哥告诉自己说这个正常,没人要还在上学的学生,于是哥翻开砖似的黄页,开始一家一家打电话……哥终于开始做簿记员的工作了,哥一小时40块钱啦。12月,哥在清脆的苏格兰风笛中***毕业了,而等待哥的却是连哥都一无所知的前路。哥的同学,有的走了,离开了澳洲,不带走一片云彩,有的留下了,继续为了一无所知的前路奋斗,哥此时选择了留下……

已经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