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

新东方版:9.16高级口译考官监考感受

Eric Hu 2007-09-16 13:34
本文支持点词翻译 Powered by 沪江小D

十分荣幸再次参加这次的口译监考,今年的考生人数比去年又增加了许多,光上海本地考生就达到了3.5万多人,加上外地考生人数总共有53645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00余人。这一点在考试现场已经有了明显感受.

早上是高级口译考试,规定是 8 : 00 进场,可是 7:30 考生们就在门口排起长队等待了。 8 点刚到,考生就开始陆续进场 ,我和副监考站在门口检查两证(身份证和准考证),逐个放行。我们这个上外考场的考生中,有一名考生未带准考证,按照新的考试规定,我们没有允许她考试,她吵了一会最终还是离开了,必定规定是规定:准考证未带,绝对不能考试;如果身份证未带,是可以到考务办公室补办的。本次考试,口译办相当重视,市里下来了专门的监督管理小组分布在各考场,所以考试秩序井然有序。

8 点15分左右所有考生都就坐了,没有同学缺考,可以看出大家对口译考试还是很重视 。首先要求考生把包或相关资料放到讲台上来。然后我拿出收音机调台,并且放出来给考生校对。收音机里面开始宣读考生守则,我和副监考当众拆开密封的试卷袋,按照之声指令发试卷和答题纸。8点30分刚到,听力部分就准时开始了。考生开始埋头做听力,考场里鸦雀无声,除了急速的书写声之外。上半场的第一部分是spot dictation和listening comprehension,各20题。除了新闻时事方面的词汇,难度并不大,这些词汇我在新东方的口译班上反复强调过多次!同学们还是应该很受益的。

9 点听力部分完成后,考生摘下耳机,不过有意思的是几个考生由于太紧张,摘耳机时都把收音机碰到了地上,吓到了在场的其他考生。

随后就是第二部分阅读和第三部分英译汉。上半场的阅读是普通的选择题形式,大家做的都比较习惯了。4篇阅读的量还是不小,这次内容涉及了监控技术与隐私问题,第二篇是情人节话题。文章不难的!第三篇文章难度加大,讲的是尾气排放与气候变化。第四篇文章难度较大,主题是快乐政治(Politics of Happiness).再加上一篇英译汉,关于对作家写罗马历史的看法。至于翻译先做还是阅读先做,考生可以自己选择,但是要注意安排好时间。

离上半场结束还有10分钟的时会提醒一下考生 ,发现还有个别考生来不及做。10点到,考生停笔,关照考生检查答卷上面的姓名、准考证号等有没有填写完整。然后开始逐个收卷。

10:00-10:10 为休息时间 ,有的考生走出考场去放松一下,也有的考生相互交谈讨论刚才的考试题目,听的出他们对最后遗篇阅读难度评论教多。10:15,下半场听力正式开始。这是高级口译考试中最重要的环节,只能先发记录纸,试卷要稍后再发,这在之声指令中也是很明确的。

下半场第四部分还是听力,先是note taking & gap filling ,只能先做记录,拿到试卷之后才能知道题目是什么,是一个比较难的环节。从后来收上来的纪录纸看,考生作记录的方式五花八门。这一环节是靠记忆力和记录技巧的,要得到提高也只能依赖于平时的大量练习。接下来是很多考生最为头痛的听译部分,分为句子听译和段落听译,都是英译中。高口的特点是句子偏长,结构也稍微复杂一点。

半小时的听译后面又是第五部分阅读,不过题目改为问答题,即short-answer questions。比上半场的客观选择题要麻烦,并且题量仍然很大。最后是第六部分中翻英,是上海男人优点的。跟过去一样,有些考生选择先做翻译,有些是先做阅读,部分考生采取的策略还是先做阅读,放过其中的难题,然后保证翻译的质量,再回过头来解决剩下的几个难题。

不过有个考生在偷偷地抄题目,相必想把考题带出考场,被监考老师们制止了。

考试结束铃声在11点45分打响,3个小时的高级口译笔试终于结束了。收完试卷,整理装订完毕,上午的任务圆满完成。跟前几次一样,在我的考场和其他考场上又看到好多上海新东方的高级口译班学员,衷心希望他们有个好的表现!现在抓紧时间吃饭和午休,准备迎接下午的中级口译监考任务。祝上海新东方的同学们考试成功,Just do it.

已经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