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

蓝色在德国文化中的象征

德语学习杂志 2012-04-12 21:23

蓝色(Blau)

蓝色是继红色之后,德国人最喜欢的颜色之一。同时,也是德语中含义最丰富的色彩。它既可以表示尊贵,渴望,也可以表示醉酒、旷工和不吉利。蓝色有地位高低之分。只有明亮闪光的蓝色才是贵族的专用色。最漂亮的蓝色被称为“帝王之蓝”。中世纪时的德皇海因里希二世特地命人用当时最贵的染料———从印度进口的靛蓝,制成一件用星星点缀的深蓝色华袍,以此彰显自己至高无上的皇权。人们还常常用blaues Blut蓝血来形容贵族。这并非因为贵族的确拥有与众而不同的血液颜色,而是因为贵族生活富裕,多闲赋在家,不需要起早贪黑地外出劳动。因此肤色白皙,以至于可以看见皮肤下青蓝色的血管。蓝血贵族便由此得名。在德意志文学中,蓝色也享有很高的地位。在浪漫派先驱诗人诺瓦利斯未完成的小说《海因里希-冯-奥夫特丁根》中,主人公为寻找一朵梦中看见的蓝花而离家漫游。最后,他终于大彻大悟,明白自己的天赋使命“就是当一个诗人,一个构筑像中世纪基督教那样和谐、宁静、充满诗意情趣的天国的诗人”。自此,“蓝花”便成了德国浪漫主义的精神图腾。她代表着一个心灵所能渴望的一切无限的事物和一个神秘的世界;象征着完全的满足和充满整个灵魂的幸福。这种蓝花只存在于我们没法看见的地方,存在于我们的梦中。在这种意义上,蓝色被更多地赋予了遥远、虚无缥缈和渴望的含义。一脉相承的是,艾兴多夫也曾吟哦过“Ich suche die blaue Blume, /Ich suche und finde sie nie...?我追寻一朵蓝花/可永远也找不到她……”(艾兴多夫《蓝花》),四处流浪,企图寻找这蓝色的幸福。

到了“黑暗诗人”特拉克尔那里,蓝色又变成了神圣的灵性的象征,是母亲玛利亚的象征。“童年安静地栖息/在蓝色的洞穴里……”(《童年》),这是特拉克尔自从出生那天就开始做的梦,也是最终一直没能实现的一个梦。在德语中,蓝色还有一个独特的用法,即形容醉酒。这还得从中世纪时蓝色的印染说起。这项工作需要三个必要条件:阳光、户外和酒。这样的工作环境对印染工来说还是十分惬意的。他们终于可以离开面积有限的印染厂,置身于阳光灿烂的户外。同时,为了获取印染工序中必不可少的“化学液体”———富含酒精的新鲜人尿,他们还可以开怀畅饮。因此如果在大白天看到印染工醉倒在阳光下,大家就知道他们正在印染蓝色。直到今天,若谁喝得酩酊大醉,我们还会说:“Er ist blau wie einVeilchen.”
而口语里经常使用的blau machen则是旷工、旷课的意思。它与blauer Montag还有些渊源。以前,每逢封斋节(复活节前的四十天)中的礼拜一,教堂里就会挂起蓝色或紫色的布巾作为装饰,并规定人们在这一天不得工作。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短语不再特指封斋节中的礼拜一,而成了泛指。blauer Montag就有了翘班的星期一,无精打采的礼拜一的意思。在这个意义上还衍生出了一句谚语:Montag blau, DienstagHunger。

蓝色“不吉利”的含义则源于十九世纪普鲁士王朝内阁文书的颜色———蓝色。这些文书多涉及对贵族的处罚。在今天的德国,还保留着一种说法:若一个人收到了blaue Briefe,就是说他要留级了,或是被解雇了。
 

相关热点: 德国汽车
展开剩余